始乎于礼,终乎于文明
苏更生曾言:“所谓的家不是房子,而是爱的总和。”国家是由一个个小家组成,被一点一滴的爱所承载,被千万人民小爱凝聚。
所谓文明大国,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谓爱的花园,不是贫民乞讨般的索要;所谓营造文明之邦,亦不只是高层人士的公益事业;所谓活着更不是单纯的呼吸,心脏跳动,而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爱与文明的痕迹。这些种种缘由对于百姓而言,皆要从低层着手,从小事入手,传递温暖,于无形中营造文明礼仪之邦。正如老子所言:“困难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渐冻症博士娄滔用一生来诠释无私的魅力。北京大学历史系2015级博士生娄滔是一个为学生奉献自己的教授,工作时她会与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空暇间隙会在网上为山区孩子免费远程教学。但生命与她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她于29岁身患重疾,疾病的恶魔扼断了她执拗的脾气,磨光了她对付疾病的利齿。
每日已经只能靠躺在病床上维持生命的她,还是坚持网上授学。感动着学生,传递着无数爱与暖意……
她说,“我走之后,头部可以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今年上半年,娄滔将护士叫到床前,以口述形式记录下遗愿,她的坚忍不屈于钢铁却又充满对世人的柔情。“其它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性命的,尽可能捐给他人使用。”
“生时愿如火花照亮世界,燃烧到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点缀人间,飘然落地。”这是怎样的无私与宽容,舍我予他的精神之花围绕着娄博士身旁,将她的事迹永绽人间,即使她长久的缄默于人间,但她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为我们传播着文明之礼仪,为爱之大国添上彩裳。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的长短作为标准,而应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娄滔在人们的感动中悄悄合上了眼睛,山区的孩子每人为她折了一千只千纸鹤,千纸鹤上写满对她的感激、祝福、敬佩与浓浓的爱。人生的重大决定是由心规划的,像一道预先算计好的框架,等待着你的星座运行。如期待改变我们的命运,请首先改变心的轨迹。娄滔用她的行动为我们留下心的痕迹,用爱与文明诠释世界的美好。
反观自己,我们都健康的活着,不应该为他人、社会贡献一点爱,传递一次暖意吗?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国无爱,何以树文明新风?”娄滔用尽毕生善良,将整个生命献给社会;我们作为新时代接班人也要将“爱心”作为人间最长情的告白,宣告于世界各地。
仁者,自爱于人民。一个人只有当你爱他超过爱自己,那么你收获的绝对是十足的快乐,即便有遗憾,那也是幸福的。
倘若我们努力上进,好好学习,那便完成了敬业;倘若我们少发脾气,减少同学之间矛盾,让老师们开心度过工作日,那便成就了道德;倘若我们谈话有礼不逊,那便成就文明。文明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奉献无分大小,尽力了就是最美的。
文明是良好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的奠基石,是一个人拥有健康思想,得体的举止和优雅语言的座右铭,借王小波的话:“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爱人的能力与诗意的世界。”爱人的能力是心中有他人,诗意的世界是心中有民族。国家始乎于爱,终乎于文明,文明友好的世界中有你,有我,有她。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输我赢的游戏,不应该是时代的主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呼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世界各族人民当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传承爱,始乎于礼,终呼于文明,徜徉在世界爱的港湾,堆砌世界文明大花园。
作者: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