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1题】千年不衰的文明 (孙紫琳)

作者:sun 投稿时间:2018-11-14 23:57:59

       千年前,地球上诞生了四个文明——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千年后的今天,唯有中国在历史长河的侵蚀下依然矗立在世界的东方。五千年以来,在历朝历代兵荒马乱,风吹雨打下凝结而成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国在当今时代立身的倚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功夫”在人们的眼中已然成为了中国的标志。几十年前,李小龙凭借中国功夫成功撕下了中国人“东亚病夫”的标签;几十年后,功夫巨星成龙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更是将中国功夫带向了世界。从香港到好莱坞,成龙不断地突破自己,将武术与其他文化相结合,“醉拳”便是代表之一。如今,那穿着唐装的健壮的身躯,已成了中华文化流向世界的桥梁。

       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屠呦呦以身试青蒿。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功地在世界掀起一股“草药热”。美洲部分地区开始种植草药。无独有偶,里约奥运会期间,“拔火罐”风靡奥运圈,菲尔普斯等一系列世界级运动员都成为了拔火罐的忠实拥护者,他们身上的印记被外国网友戏称是“东方的神秘红圈”。之后的G20峰会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与众不同的美。以“最忆是杭州”为主题的舞台美轮美奂,深深地吸引了外国人的眼球。《高山流水》《梁祝》等古典音乐更是获得了一致好评。这种种,无不彰显了中国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所凝结而成的智慧结晶,让世人真正认识到了中国强盛的国力。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百家讲坛”等一众节目爆红网络,被人们称作“综艺界的一股清流”。这些节目的热播成功引起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七八岁的孩子不再在父母的压迫下背诵古诗;十几岁的少年们也放下手中的游戏机,醉心于古诗;哪怕是已至而立之年的大人们,也重新拿起了曾经的课本,体会诗词的乐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慢生活的节奏,以古诗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大大提高了全民文化素质水平。

       然而,如今的中国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几年来,人们盲目追捧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外来节日,忽视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韩国端午节申遗的成功,给了我们当头一棒。韩国人辩称屈原是韩国人,这是何等可笑!屈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所著的《离骚》更是被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最后为国之大义而自投与汨罗江,端午节正是人们纪念他的一种方式,这样一个承载着优秀民族精神以及人们的追思的节日被他国抢走,是何等的耻辱!现在,中国的太极拳申遗联合国迟迟不肯批准,韩国等国又欲来争夺,大肆在自己国内散布不实消息。他们的种种小人行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珍惜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理智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华文化的兼容并包是它得以长久流传的根源。蒙古族,满族的君主也曾逐鹿中原,取得统治权,但他们所带来的外来文化却并没有随朝代的更替来取代传统文化,反而渐渐地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维新变法时期,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引起了西学东渐的热潮。东西方思想的交融,碰撞,出现了旗袍这一凸显女人韵味的服饰。早在明朝时期,中国的茶文化便随着郑和下西洋传向了世界。古老的丝绸之路,如今的“一带一路”,都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见证者。

       不论是中国人,中国物还是中国事,都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站上世界的舞台。正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责任感,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延续;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正是人们对传统文化那一份深沉的爱,造就了中国前面不衰的文明!

                              

作者姓名:孙紫琳

学校:浙江省普陀三中

年级:高二

班级:10班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