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里的国韵
笛声里的国韵
王哲浩
宫、商、角、徵、羽,小小的音符,平和,简约,却包含着巨大的力量。古人认为这种音乐有助于治国平天下,于是发展了礼乐制。
我从来都不屑于民族音乐,我对与民族音乐的印象还停留在乡下的戏班子配乐。尽管后来接触音乐的也知道了很多精彩的民乐,心里对此总还是有偏见。所以一头扎进了所谓的高雅的西洋打击乐。但.......
直到有一天我被狠狠的打脸了------我终于领略到了民族音乐的伟大。
是夜,万家灯火时。拖着疲惫的身子、一大箱换洗衣服,回到了漆黑一片,空无一人的家。桌上,饭菜已凉,早已散了香味。我呆呆地坐在桌边举着筷子,一瞬间竟胃口全无。已是外公住院的第二个月了。自小对我疼爱有加的外公,竟然在风里雨里接送了我六年之后突然病倒了。肺癌,多么令人心碎的两个字,使人难以接受,而且在发现的短短半年之内毫无症状地晕倒了。全家人的心都吊到了嗓子眼,我们在医院里过完了一个年,大家都在期盼一个春天。医生叫家属准备后事,但,不到最后一刻谁都没有放弃希望,爸妈和外婆日夜在医院陪护,我虽然身在学校,却无心学习,每天听到救护车的声音都使我毛骨悚然。我没和老师说,不想得到怜悯,装作无所谓的样子。一无所知的老师秉着负责的态度对我的学业严格要求,加之每周看到家人那痛苦的表情,浑身上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我快要崩溃了!
草草吃了些饭,坐在沙发上,电视悠悠地放着,心思却早已到了九霄云外,小小的脑子里装满了生死离合。
钟敲了十一下,已是万籁俱静之时,我决定去外面透透气。
漫无目的地骑着自行车,环视着这熟悉又陌生的老城区,街上没有行人了,偶尔开过的几辆车是唯一的声音来源。忽然,听见一阵悠悠的笛声从护城河边传来。我朝着那方向骑去,只看到一个青年在河边,背靠着护栏悠悠地吹着笛。我找了个长椅,默默地听着。
起初只是觉得好听,但是慢慢地我开始恍惚了起来。我对面站着那个吹笛人,白衣飘飘,醉情地吹着。我看不清他的相貌,只觉在这笛声中我心头一紧,有些东西不吐不快。“生的意义是毁灭还是下一次磐涅?为什么真正开始珍惜的人很快会消失不见?为何...”几近声嘶力竭地喊着,没人回答,只有这笛子悠悠地吹着竹笛,我开始哭了,泪流到嘴里,是哭的!意想不到的是那笛声竟有一种强大的震撼的,安抚人心,舔平伤口的功能。我愣住了。
子夜十分,我回到了家。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
渐渐的我想通了一些东西,也做好了至亲之人离去的准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愁苦之时耳边总会响起这首歌,那悠扬的旋律总能够使我平静。
最终,外公的年纪定格在了六十五,出殡那日我竟然出奇地平静,安抚着哭得不省人事的母亲。那天耳边也总飘荡着之首歌,不过,旋律悲上了几分而已。
后来,我开始在舞台上展现自己,每次上台前给自己打气的时候,耳边也总是回荡着这首歌,好像回到了那个宁静的夜晚,再嘈杂的后台也干扰不了我。在这音乐里,只有我和那首曲子,一人一曲,如此而已。曲罢了,就和乐队的队友相互打气。直面接下来的演出!那短短的一首歌,却给予我勇气和力量。我不知道!也许就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名族之魂,带来的民族之韵,也就是所谓的国韵吧。它无言无语,却使人无所畏惧,它是国韵的魂!
笛声奏着国韵悠悠地吹着,笛声下的少年一天天成熟!
那首歌不过是五调式的练习曲罢了,哪里来的如此力量?我想,就是几千年之前先秦的古韵和我共鸣,那悠悠的国韵,使我获得强大的力量。
作者姓名:王哲浩
学校:浙江省舟山市田家炳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1班
指导老师:杨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