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初中组第一题】巨龙腾飞 筑梦中国(邱烨)

作者:叶怀卿 投稿时间:2018-11-14 22:30:26

巨龙腾飞 铸梦中国

邱烨


【序】

  云水泱泱,尘土茫茫。距今八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象征横空出世。它奏响中华文明的序曲,点燃民族文化的火焰。它揭开历记第一章,耀临八方。它是龙,是华夏子民的信仰,更是神州大地的化身。

【起源之灿】

追溯经年,早在创世时期,就有了龙的身影。它是吸取了各个部落的图腾中的特点与精华而形成的综合体。初期的龙,就已有包容万象的气度。随着时代的齿轮不断向前,龙的形态在变化,能力也逐渐被神化。

想到曾经在博物馆中看到的玉雕。它雕的是刚烈斗志,雕的是非凡气度。更无法忘却前几年在首都领略到的故宫风华。寥寥数言早已再现不出那撼我心魄的九龙壁;区区几字早已描绘不出那动态十足的云龙石。龙的神姿,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中,这是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传播之广】

沧海桑田,抹不去龙的庄严;岁月变迁,折不了龙的威风。中华文明的象征,终于雄姿毕现。执一本史册,翻阅厚重的历史,二十四朝的篇章,记录了多少龙的故事?

龙是传说中的遥不可及,也是生活中的近在咫尺。民间,人们尊重龙神。舞龙以祈求田地丰收;赛舟以祭祀龙神佑安。那年二月二,小白龙降下甘霖救民,为了感恩,便将此日定为“春龙节”。龙与劳动人民,与勤劳善良早已密不可分。

一齐饮罢浊酒,喉间犹存热气。是龙,将这五十六个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无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还是生活在冰原下的鄂伦春族,亦或是遍布中国的汉族,都对龙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哪怕行走千里万里,都不会忘记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即便口中说着不同的语言,即便身上着着不同的服饰,可每每提到龙,总会相视一笑。几千年的厚重沉淀,这是无法更变的信仰。

在龙的指引下,泱泱华夏大地上诞生了恢弘文化。唐诗伴酒,宋词饮茶,诗词早已不是只有中国文人所能吟咏的,千年前外朝的胡人和元人,就已在草原上唱罢千秋诗韵;如今的世界掀起诗词热,以诵读诗词为时尚。西方新文化的到来,更是让龙荟萃世界各地文化瑰宝。俯瞰天下,试问谁人与龙争?遥望世界,璀璨文化俱精华!飞龙在天出国门,它已跃到九州之外,向全世界展示非凡的风姿。那昂首的神兽,早已在全世界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

【精神之深】

滔滔江水,是龙的血液,一往无前不复回,指引着我前行;巍巍群山,是龙的胸膛,傲然伫立,摘星夺月的气魄激励我披荆斩棘,不畏困难。龙为华夏铸造脊梁,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已深深印在我心中,我想自豪高歌,我是炎黄子孙,我是龙的传人!神龙所及之处,皆是九州疆土,在这九百六十万的土地上,都是龙的疆域,它守卫着我们。

过往一瞬就成回廊,斑驳在朱漆画堂。唯有龙的精神依旧,唯有龙的传人依旧。我们永远在神州守卫着信仰,传承着文化。中国人早已和龙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在灯下读着龙的历史,感悟俗世沉浮,龙却始终如一。它不惧这八千岁月的洗礼,历久不衰。而我们则要将它传承下去,流芳百世。无论何时何地,龙的精神永远流传在我们的血脉中,这是镌刻在炽热心灵中,无法更变的信仰。

龙吟震九州,龙行纵八荒。可否一借曦月,俯瞰巨龙雄姿;可否一借万邦,仰望巨龙跃天?龙的精神,烧热华夏子民的五脏六腑。它指引着我向前,永不停息,为社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记】

在遥远岁月间的冲刷下,龙的故乡经历了无数次雨雪风霜,却依旧不屈傲立。中国,就如它的象征一般,昂扬前进。这股锐气,这般气势,映照人间万象。

少年强则国强。龙是人们的绮丽幻想,但我愿像龙一样,锐不可当,不畏困难;像龙一样,自强不息,昂扬进取;像龙一样,书写奇迹!龙之精神化于心,不畏风雨向前行。我相信,在巨龙羽翼保护下的我们,终会有一天振翅高飞,去实现龙之梦,实现中国梦!


 

作者姓名:邱烨

学校: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

年级:初二

班级:211

指导老师:许姚瑶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