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龙文化,伴我成长 张雨欣
龙是什么?龙,是一种中国人传承了千年的神奇生物,没有人真正见过他的样子。但是千年来无数国人还是在不停的传承着、描绘着龙的传说。那首历久弥新的《龙的传人》,不管经历多少个轮回依然有无数中国人满怀激情的传唱。龙的故乡在中国,于是亿万国人无论在何时自诩为龙的传人而骄傲和自豪,也铸就了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
龙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突起的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魔爪表现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复象征宝贵;金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和善良……
从“真龙天子”的称号,到各类以龙为服饰;从炎黄时代作为图腾,到商周时期作为玉器纹饰;从古代的祭祀活动,到现在人人都耳熟能详的龙抬头,赛龙舟……清晰可见,龙所代表的王权与威严,随着时代的迁移,也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
以现在的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为例。龙抬头,是二十八宿之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于二月二从东方升起,角宿据称是龙角,先出现在东方,所以是龙抬头。龙抬头是龙的节日,也称青龙节。以青龙名地的不少,特别是在上海。上海历史上最繁荣的港口名为青龙港,有青龙江,唐代曾设立青龙镇,至今仍有青龙寺,青龙村这样以青龙为名的名称,可见龙对于中华名族的意义之重大。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也跟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让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司管天河的龙王看间民间民不聊生,于是心生怜悯,违抗了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并立下除非金豆开花,否则无法再无法回天庭的条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玉米就像金豆,炒熟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奉。玉帝看到人们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让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也因此,之后每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爆爆米花的原因。
仅仅只是中华名族一个传统的节日,却也是围绕着龙发展的,却也融入了我们平常的生活。谁敢说,龙文化没有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又有谁敢说,龙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并不重要?
龙文化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也警醒着我们中国这一路走来的艰苦岁月。
虽然龙并不是永远的胜利者,龙也会沉睡,也会下坠。但是,龙不会永远低下高傲的头颅。天边的惊雷闪电、漫天的暴雨狂风就会让它再次苏醒再次腾飞。就像我们的祖国,我们有过灿烂的文明,强汉、盛唐、富宋……,我们也曾有过让世界瞩目的壮举,万里长城、丝绸之路、七下西洋……我们也曾经历过无尽的痛苦和屈辱,虎门销烟的一声长叹、马关条约的无尽唏嘘、殖民地里的卑躬屈膝、日寇铁蹄下的无畏抗争……
但是深植于我们民族血液里的龙魂在沉沦与逆境中发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等等不屈的、悲壮的声音!在一句“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巨龙渐渐唤醒,渐渐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阴阳合和,龙凤呈祥,天地万物道自然。世界和平,道德永存,反法西斯具神威;见龙在田,"羊"眉吐气,润泽天下而不傲。飞龙在天,"一带一路",马首是章佛心象。”龙文化已在我们的身边种下了不可磨灭的映象。那么,就将这文化传承下去吧,让它在这历史长河中永远的流传下去……
张雨欣 定海七中 七年级(4)班 指导老师: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