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2《细水长流 ,方得始终》叶琳

作者:叶琳 投稿时间:2018-11-14 21:40:41

  细水长流,方得始终

 

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这是对中华文明最好的概括。谈及中华文明,脑海中便不由得浮想起山间那一弯清浅的溪流,由山腰直流进河海,绵延不断。哗啦啦的声响撞击着山间的和风,激起一层层幽幽的风浪,回荡在中华岁月的长河中源远流长。

她首先便在我们的口舌之间荡漾,又在笔墨间徘徊。古人最爱君子,而君子又爱甚了文房四宝、饮酒赋诗。酒兴来之,挥之以墨,了之以字。洋洋洒洒赋上一首千古绝唱也未尝不可。而历朝历代,中国的汉字从未停止过她的生长,从未夭折于风雨变更中。从几千年前的人类用树枝草木笨拙的刻画着僵直的横竖撇那,到古人潇潇洒洒的行书草书,再到如今工工整整的打印字体,汉字的固定统一而又多变绚丽着实使人为之痴迷。也难怪杜甫挥毫落纸如云烟了。

汉字的多变不断拉扯出一道道精彩绝伦的笔触,从仰韶文化时期开始,淌在清清溪流中,被沿途的旅人拾起,打磨。自古便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便是这来往旅人中可以称得上是好工匠的一位。七岁便与笔墨相拥,在洁白如雪的宣纸上演绎,无论是《兰亭序》之旷达,还是《黄庭经》的雅静,王羲之将心中的情感宣泄在书写中,时而内敛,时而放荡,时而豪迈。以及欧阳询书法的险劲平稳,颜真卿书法的恢弘秀丽,张旭书法的奔放不羁。这些书法名家,无一不是以柔软的笔尖从方块的汉字中提出坚劲,从规矩中提出姿彩。或许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善于转变,出其不意,变幻莫测。

不仅仅是汉字的规矩,同以为底的中国结也是被细流激起的一朵美丽的水花。而在这里,她便又穿梭于精巧妇人手中的红线,以其本身化为中国人口中的吉祥如意,眼中的祥瑞美好。

不知外国人如何看待这精巧的小玩意儿,之于年幼时的我而言,是对其又惊又奇的。如何能以一根红线便造出这般好看的小饰品,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渐明白,这跟红线捆扎着的,是中国人传统而又美好的祝愿,在交错复杂之间,融进的是花团锦簇,前程似锦。代表着东方神韵。细细欣赏,便能看出其中的古老和美好。她从炎黄走来,如今已奔向世界。她代表的是古人的智慧,古文明的繁荣,历久弥新。

红线有千丝万缕,一端系着中国人的亲情,友情,爱情;另一端系着中国人朴素淡雅的生活。丝丝缕缕,缠绕心间。而自古流传下来的,便有那盏浓浓的茶香,沁入心脾。

茶自古与酒相对。饮酒作乐,人生几何。而饮茶作的,则是隐谧恬静中的乐。茶之清香,实为古之文人心头所爱。林逋便有一首诗,独写茶: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茶道实为难道,非静心无以觉甘,非细品无以察甜。古人摘一片嫩叶便制成了这一盏甜茶,非是中国人不可爱上这独特的饮品。初饮,实觉苦涩,日子久了,便能适应这苦中作乐之感。自两晋时期,茶道便一直流传自今。体现的,恰恰就是中国文化的积厚流光,源源不绝。

而今之中国,文化昌盛,欣欣向荣。中华之文化,正以一种骄傲的姿态流淌向全世界。以其漫长的追逐和固有的雅正规矩之本色,前往更遥远的未来。人们正挽起裤腿,朝着更早的起源迈进,追寻着根源那一抹亮色。只愿火红的中国结,绕进祖国的山川和海,结起年轻人对中华文化那颗寻根的心,以明月清风之涓细,取傲雪凌霜之雅态,寻始求终。

高一(1)班  叶琳

开化中学

指导教师:凌建刚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