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 1 豆腐文化 范梦静

作者:范梦静 投稿时间:2018-11-14 21:20:12

                              高中组 1             

豆腐文化

范梦静

    自打记事以来,家里人一年四季不断的食材便是豆腐。每当下午日落黄昏时,豆腐的叫卖声就会穿梭于大街小巷,由远及近地传来,买豆腐的婆婆也如约而至。每当这时,奶奶总买上几块,然后变着花样的将它烧成各种美味。炒豆腐,煎豆腐,鱼肉豆腐汤,红烧豆腐的味道至今仿佛还萦绕在舌尖。

    很难相信,历经千年不朽的豆腐反而因历史的积淀而愈发美味,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脾胃与心灵。

    豆腐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公元前164年,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在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了豆汁,于是豆腐由此诞生。前人们也像今人一样爱豆腐。大文豪苏东坡形容豆腐“煮豆为乳,脂为酥”;圣人朱熹详细地描写了豆腐的制作过程“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坐获帛布。”元代郑允端有一首《豆腐赞》曾这样生动地描写道“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听说诗人袁枚,毛主席,张学良等人也对豆腐赞不绝口。而今,豆腐早已与丝绸、瓷器、旗袍等享誉全世界。

    豆腐纯白晶莹、柔软细腻,吹弹可破,入口即化。它既受到名人们的喜爱,又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道接地气的家常小菜。一如其中蕴含的文化,文化是精神食粮,是人人皆可享用的,而并无门槛。那么只要是优秀有益的文化,多少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那么就不应该出现轻视文化的现象。况且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因其博大精深而源远流长,流传古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迷失于历史洪流而绵延至今的文化。所以,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现在,有人学了西医就忘记了中医是多少古人智慧的结晶;有人接收了韩流文化就抛下了中国传统文化;有人崇洋媚外,追逐潮流而摒弃了自己的根。实在是令人愤恨!鲁迅曾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倘若一个人连本土文化都难以重视甚至轻视的人,又指望他能对世界上其它优秀的文化有什么深刻的理解呢?所以,我们要听习主席的话,坚定文化自信,尊重本国的文化,让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地影响着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气儿。

    林海音在《中国豆腐》这样写道:“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做菜配汤,配荤配素,苦甜酸辣,无不适宜。”可见豆腐是如此的随性,谦和,既可以是一道菜的主角又可以是配角,与菜蔬相得益彰。豆腐又是那么低调自如。它完美地诠释了中华文明的和合文化:和谐与融合,理解与包容。正如龙应台所说;"文化绝不是一副死的挂在墙上已完成的画,油墨已干,不容许任何增添涂抹。“文化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既存在于世界,就与世界共存亡,同创造。当郑和七下西洋,和平宣扬国威时:当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显著成效时:当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时;当一带一路建设稳步地进行时······中国坚持优秀文化”引进来“、”走出去",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与交融,绽放出绚烂璀璨的文明之花。反之,当文化闭塞,故步自封时,民族就会愚昧,国家就会衰落,而落后就要挨打。还记清末,清政府闭关锁国,列强的坚船利炮是如何击开了我们的通商口岸,致使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看来,我们更应从朴实无华的豆腐上学到智慧,像豆腐一样,包容万物,懂包容,善理解,保留自身文化特点的同时,以创新与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正确弘扬,加强研究和推广中华优秀文化,促进我们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豆腐,不仅带给人舌尖上的物质满足,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我们青少年应该积极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更好地向全世界传承我们的中华文化!

 

范梦静    天台中学高一(5)班    指导教师:庞加栋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