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龙文化
提起龙,中国人莫不引以为自豪,从远古时期起中国人就喜爱龙。
远古时期,我国就有关于龙的神秘传说。龙是不平凡的动物,拥有强大的力量。龙神通广大,威力无边,它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翻搅起四海云水,不费吹灰之力。龙在人们心里是一种吉祥、降福的象征。
在我的家乡,每至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街道上总是热闹非凡,元宵节的前日,几乎每家都会拿出自家的板凳,几条亮丽的彩带,火红的绸布,大片大片闪亮的鳞片往板上一贴,龙的形状就出来了。龙身上还会有几盏灯作点缀,这又多了几分生机。到了第二天早上,家里的主劳力都会扛着自己精心装饰的龙身去场地集合。人们把龙身一截截的连在一起,再加上龙头和龙尾,就成了气势雄伟、别具一格的板凳龙了。到了元宵节的晚上,老人小孩,妇女都守在街口,有的甚至还站在屋顶的平台上,灯火通明,一条长龙蜿蜒数百米缓缓而行,队伍必经田地集中之处,预示祥龙普降甘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届时,各家各户摆起香案,鞭炮齐鸣,夹道相迎,虔诚接龙。
草龙也是家乡特有的。中秋之夜,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条威猛的草龙“飞”了出来。鞭炮声此起彼伏,我们的心一下子燃烧起来。穿过拥挤的围观人群,进入眼帘的是10米左右长的草龙,它那两颗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以稻草搓成的粗大的龙身,不失老百姓的纯朴,龙尾弯曲的扭动着,活灵活现。爷爷与他的队友们举着草龙,青筋凸显的大手充满力量。草龙在爷爷的带领下,飞快地盘旋着,远远望去,仿佛一条真龙在腾云驾雾。“三分龙,七分舞!”这是老爷爷常说的一句话。的确,龙要舞,才能显出它的威风。
板凳龙和草龙的形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我们骄傲、自豪……
上下五千年,龙成了中国的象征。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它代表着积极向上、奋勇直前、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着中华人民的自由欢腾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作者:开化县马金中学 八(2)班 朱晓豆
指导老师:周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