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1题《中华瑰宝——剪纸》吴谨媛
中华瑰宝――剪纸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而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例如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民族节日元宵……但在我看来,剪纸艺术更值得一提。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它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
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了剪纸艺术。随着时间的更迭,剪纸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形式,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到了明清时代,民间剪纸艺术越发成熟,已经走向鼎盛时期。这时候的民间剪纸艺术运用范围就更加广阔了。但凡民间彩灯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而成的。由此可见,剪纸中存在着千变万化的构思,它能不断的发现美,创造美。总有人认为,剪纸艺术离普通人太遥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就能剪出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或形形色色的优美图案,这是一种唯美主义。再者,它的材料简单,也没有繁琐的步骤,只要你用心,人人都能玩!
当今,剪纸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生命正经受着考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上了西洋文化,而鲜有人去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庞薰琴在《图案问题的研究》中曾指出:我们不妨从日常生活中间来看一看,从衣、食、住、行各方面来看一看,除了在偏僻的农村中,和在遥远的边区之外,一切工艺品已经差不多丧失了,长期受着侵略者文化的腐蚀,而使民族自尊性动摇与民族文化的逐渐毁灭。
庞薰琴的话,今天仍有警示性。剪纸是民间生活土壤上长出的一棵生命树,失之则将失去我们民族文化无价的珍宝。对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重兴剪纸文化。剪纸是一种传统的回归,更是一种美好心灵与精神世界的回归。都市化的生活渐渐扭曲了我们的价值观,而回归传统能为我们的精神找到方向。很多剪纸大师一生受尽磨难,却在翻飞的纸花中清晰地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他们一拿起剪子就进入一种与世隔绝的奇妙世界,“花”开人心动,心想“花”亦开,越剪越喜乐。所以如此优秀的文化艺术当然需要不断的传承下去,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努力适应时代的潮流。
愿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风格之树常青!
吴瑾瑗 浙江省开化中学 高二6班 指导老师 谢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