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号题】龙子的团圆饭;朱奕欢
龙子的团圆饭
每逢八月十五日中秋节,闻着热气扑鼻的饭菜,看着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的身影,我的心中既憧憬,又疑惑:“中秋,为什么要过中秋呢?”
每当这时,外婆便会摸摸我的脑袋:“这可是传统啊,是咱们中国的文化,中国人可是龙的传人。这样一来,这哪是简单的团圆饭?这可是龙子的团圆饭。”
外婆年纪大了,说起话来就没完没了。我有滋有味地啃着零食,外婆苍老的面庞上扬起阵阵笑意,岁月将她的皱纹添了一道又一道,可她总是充满慈爱。不久,外婆又匆匆离开了:“哎哟,这锅里还炖着鸡汤呢,这下可糟了……”
要准备一顿团圆饭,是很辛苦的,我拉拉外婆的裙摆,想为她做些什么。外婆却唠叨起了家常,伴随着缕缕炊烟,是火光与老故事的交融:“外婆以前的中秋节呐,那才是热闹。这股热闹劲儿,可不比除夕夜逊色。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灯笼啊,彩旗啊,遍地都是,可喜庆哩!外婆小时候呀,一心就盼着去城里看看,只为买几个月饼,瞧瞧街上的龙灯,河里的龙船,有时只想着添几套新衣裳……”她忽然不说了,将那最后一块月饼放到盘中央,像艺术家一般端详着她得意的作品,最后镶上了我最喜欢的小花。
看着家人们围坐一桌,其乐融融的样子,外婆满意地笑了。
饭桌上很融洽,大家都夸外婆的手艺大有长进,饭菜可口极了。一家人有说有笑,外公还开了一瓶多年不舍得喝的好酒呢。
忽然,外公泯了一口酒,嚷嚷道:“月饼呢,老伴儿,月饼呢?月饼可是中秋节的重中之重哇,你漏了月饼,实在是不该,不该。”
外婆乐呵呵地端着一盘月饼:“少不了。这月饼啊,年年都有,年年上桌。我呀,还不糊涂!这团团圆圆的月饼,每人都有,谁也不会少!”
夜空忽然明朗了,明亮的月色闪着银色的清辉,我眯起双眼,确确实实看到了月亮中模模糊糊的景。是那个衣袂飘飘的嫦娥,手中抱着那只白球儿似的肥玉兔,深情地望着地上的人儿,她似乎发现了我,嫣然一笑。忽然,不知何处飘来一缕轻烟,映在那盈盈皓月上,嫦娥隐去了,只洒下一层碎银,婆娑着。
我拿起一块月饼,细细地品尝着。家人们也尝起了月饼,会心地笑着。
“我的是草莓馅。”
“这是我小时候常吃的,百果月饼。”
……
我从来不知道月饼还有这么大的魅力,有时我甚至不知道盘子里盛着的,是月饼,还是月亮,又或者是别的什么?
我吃着月饼,余温还温暖着我的手心。看着一家人围坐一桌有说有笑,我突然明白,我手中的那块月饼蕴含着淡然而永恒的乡土情怀,承载着悠悠华夏千年来的传统。于我,那更是似水般的温晴,流入心底,暖暖的。
月光下,我们一家老小围绕在外婆外公身边,听外婆说着过去的故事,我仿佛看见那个温婉的姑娘,缓步走过青石弄堂,夜晚的龙灯无声地映照在故乡门前,她推开吱吱作响的门扉,笑着走向那一盘留有余温的月饼……
朱奕欢 湖州市吴兴实验中学 七年级五班
指导老师:沈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