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一题】茶韵千年 王张千
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陆羽
泱泱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求索。在这历史长河中,有一股清香,自始而终,萦绕在这漫漫岁月——那是茶,影响了这上千年文明的茶。
长久的岁月里,茶也衍生了自己的道,于千年的更替,造就了茶道。传说神农尝百草时,不知从何而来的叶子落入了正煮沸的水中,那不同寻常的清香,也是这后世中茶的源头。后来,上古时期已过,可茶却没有过气,在那频繁改朝换代的社会,从君主到文人雅士,无不为好茶而欢呼。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自神农时代距今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在中国,茶已经融入了生活,甚至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由此可见,茶其实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于是,茶,就是这样成了中华的“根”。
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茶文化,譬如英国而言,下午茶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之一;又如日本,茶道文化也很兴盛,以至于一提起茶,不太了解的人甚至会觉得是日本发明了茶。但中国的茶文化,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值得骄傲的。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茶在古代中国,更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礼仪,诸如生活中,我们常常说“茶水”“以茶代酒”。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也为茶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而且还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的茶文化。
中国人饮茶,更注重一个“品”字。品鉴的同时,你可以嗅到茶独有的清冽之香。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每逢亲朋好友来访时,最常见的招待方式就是泡一壶茶,当茶的香气开始弥散于空气中时,整个人都会自然的放松下来。茶在宗教之中也颇有得道,佛教之中,还会将其作为“坐禅”的专用滋补品。汉代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茶也随着丝绸之路传播开来。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茶”,出现茶馆、茶宴、茶会等,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斗茶,贡茶和赐茶开始流行。从赏到玩,茶就这样和日常生活越靠越近。
茶不仅在日常有这些成就,茶在文人雅客的生活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中国关于茶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仅古诗词一项,总数在2000首以上。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2800部诗歌作品中,与茶有关的就有60首。而他本人更是一位品茶行家,一天到晚茶不离口。唐代诗人卢仝所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脍炙人口,历久不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不单只有唐代的诗人对此感兴趣,北宋大家范仲淹也有《斗茶歌》描绘了茶文化在当时的盛行;苏轼的《汲江煎茶》中也描写了诗人在月明之夜亲自用大瓢汲取活江水烹茶的情景:“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
由此可见,茶文化早就是深深烙印在华夏血脉骨髓的一种传统了。
茶韵千年,经久不衰,或浓或淡,轻抿一口,也有它独有的风味。亦如这浩瀚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不断求索,数代更替与文化交融,才有今天这繁荣昌盛的祖国。千年行进,自有茶香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