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2题】原始的对立面(丁之桓)
原始的对立面
丁之桓
“文明”一词,拆开理解似乎可以认为是“文化明亮”的意思。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也不正是因为它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璨灿明亮的光辉吗?由此观之,它应与“原始”一词相对应。
原始,代表着起源,人类的文化历程在原始社会才刚刚开始,“文化”的体系尚未构建完成,更遑论“文明”了。其犹如一只灯泡,只有尚未制造完成的玻璃外壳,连灯丝都没有,如何指望它发光?
而出了原始社会,文化便快速成长了起来。就中国来说,甲骨文的出现应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是汉字的鼻祖,而汉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成果,“文明”一词当之无愧。而周朝的礼乐制度则为之后几千年的森严的封建等级划分奠定了基础,确定了统治者的权威,之后汉代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朝的贞观之治均离不开统治者一言以定兴废的权威。虽然封建制度在今日看来是落后,但横向比较当时其它的许多奴隶制国家,也是遥遥领先的,其也当得上“文明”一词。至于科技方面,夏商有青铜器,汉代的曲辕犁、唐代的唐三彩,以及四大发明等,均在当时的世界享有盛誉,古中国的科技文化也是发展迅速,可谓之“文明”。而这些,都是区分“文明”与“原始”的标志。
“文明”与“原始”相对的地方,除了物质文明 ,还有精神文明。当代社会,一个人的精神素养高,举止得体,礼仪周到,就会被称为“文明人”,反之,人们就会鄙夷地称之为“原始部落的野蛮人”。其实中国古代早就有人提出过关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到了文明极度繁荣的唐代,社会也曾一度有过这种趋势,只可惜后来唐朝盛极而衰,最终并没有形成大同社会。但尽管如此,也足见“文明”的厉害之处。毕竟原始社会武力为尊,有想要的东西先打一架,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和谐离他们实在是太遥远了,更不要说秩序和风尚良好的和谐社会了。
同时,社会的精神文明也影响着个体的思想建设,人与野兽最大的差异在于人有思想、有智慧,但野兽没有。仁、义、礼、智、信都是精神文明的衍生物。在原始社会,活着是最重要的,生存是他们最大的人生守则。而在文明社会,舍生取义的事迹却频频出现。沮授忠于袁氏宁死不降,文天祥死前仍遥望着他的故乡,一个个感人事迹堆砌出了“文明”与“原始”之间的天堑,推动着精神文化建设的进程,浇灌着精神文明的果实,引领着人类走向更高的精神之巅。这也是“文明”与“原始”的不同之处。
文明,是原始的对立面,它是一个民族文化进步的见证,是一个民族内涵的集粹,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每一个文明,都是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的星辰,都在熠熠闪光。即使一个民族禁受不住时间的咆哮,衰弱了,只要它还在,火种就在,希望就在。同时,文明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是一个民族屹立在世界的支柱,是一个民族从出生走向成熟的标志。它像是一盏明灯,总是引领着人们从混沌的原始社会走向它,待碰触到它的光辉之后,人们便顺着它照射的方向一直往下走去,莫名终点,永远止境……
作者姓名:丁之桓
学校:浙江省新昌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1班
指导老师:潘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