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2号】文化真的“热”了吗 唐诗语
文化真的“热”了吗
中国历史悠久,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古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历史典故与文化经典。近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新的潮流——“传统文化热”。如在《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综艺成功刷屏霸榜之后,荧屏上便掀起了文化综艺的热潮。
翻阅中国古代史,历经了几千年的沉淀,孕育出了新的文化精华,这种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不仅感染了我们中华的儿女,世界上的各个地区的人也痴迷于中国文化,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而“文化热”最为突出的就是“论语热”。当外国友人想要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他会去读论语,一提到中国文化,外国友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论语》与孔圣人。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先贤圣人不止孔子一人,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有何等盛大,无数的学术者争相发表自己的学术论点,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互相批判与论争,是思想文化与社会进步的推波助澜者,他们掀起了第一次伟大的思想碰撞。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不少文化工作者与名人对诸子百家的文化经典的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当代学者于丹,她是最早在电视里讲《论语》和《庄子》的心得。当年于丹讲《论语》是有多么的火热,全国人民都坐在电视机前听它讲论语,可是又是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批判她呢?梁宏达对于丹《论语》评价道:“正确的废话!堆砌辞藻!”但是不管怎么讲,也不能否定于丹老师对国学这一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她促进了国学的热发展。
“文化热”的另一突出点便是各种火遍大江南北的古代宫廷剧,清宫“文化热”的另一突出点便是各种火遍大江南北的古代宫廷剧,清宫“文化热”的另一突出点便是各种火遍大江南北的古代宫廷剧,清宫剧。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可真的是火爆了整个夏天,哪怕是现在已到了秋天还余热十足。在看剧之初,想必很多人都会好奇,这剧中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吗?剧中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吗?相比于以前拍的清宫剧,《延禧攻略》还算是尊重历史,那些被改的面目全非的清宫剧真是让人看的都惨不忍睹。有些影视剧为了衬托人物的努力奋斗与人物的上进勤奋,篡改了人物的身世家世,如《延禧攻略》中令妃的身世其实并非出自布衣,而是出生高贵,也并非姓魏。虽然这些小改动只是为了更加突出人物形象,让剧情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更励志,但却没有更历史。同样大火的《如懿传》与《延禧攻略》相当,这两部剧的主线几乎是反着来的,讲的同样是一个皇帝与一群嫔妃的故事,但人设确实天差地别。《如懿传》中强调的是如懿与乾隆之间的相爱故事,但从《延禧攻略》里可以看出乾隆其实是个痴情种。他一生最爱的便是孝贤,哪怕是令妃也只是对其存在着日久生情。可想而知这些剧情跟历史上的出入有多少大。两部剧都是在历史背景下创作改编都对历史进行了一定都曲解。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很少有人会去安静的捧一本历史书细细品味,人们习惯打开电视观看最新的电视剧。很多人都觉得看电视比看书有趣多了,有五彩斑斓的画面,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声有色,而不是对着一页白纸黑字发呆。特别是对于像我们这种年纪的青少年,记忆力正当旺盛,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同理可得,你看了被篡改的历史剧,在你脑海里留下的便是那被该过的历史,想要在后面扭转过来是很困难的,所以我并不喜欢因为剧情需要就随意乱改历史,很容易误导人,历史是需要被人所尊重的。
“文化热”虽然对我们回望历史及传统文化是一个好事,是人类思想进步的体现,但也要提防热度下的假繁荣,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原汁原味国学的传承。
唐诗语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第三中学
八(7)班
指导老师:吴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