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2题】以独成天下 於靖轩

作者:於靖轩 投稿时间:2018-11-14 19:44:06

                               以独成天下

  中国的文化向来讲究一个独字。是屈原行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是苏轼高歌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天”;也是国画上渺远不可言说的留白。

  对于中国人而言,这里的独并不是所谓的孤独,飘零久,这只是一种逃避的消极。而是一种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是一种绝不苟同他人认清自我的精神,也是宠辱不惊的光风qi月。我们往往可以这种独的态度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也流传在各个朝代。

  中国的文化里正因为秉承着这股不屈不挠的独,才涌现出一代代豪杰坚守自己的爱国情操,不为污秽的环境所同化。我想到杜甫时至暮年,转徙于独江寒雪。但他的内心还有一份炙热,便是眼前的泪罗江。他想起《怀沙》中“洁洁fu湘,分流汩兮,路幽蔽,道乎远兮。。。”那时候的屈原定和他一样,望着扑扑茫茫的江面,路阴晦,道渺茫,心里呐喊着忧国忧民的悲歌,不愿向蔓延开的殃国祸民的势力低头,高傲的独守着自己心中的光明。他于是在江雪月颤巍着立起身,向泪罗江跪拜。独就是杜甫无论在何种境地,他都心系着天下,不肯苟全于黑暗与权贵,疾呼着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清。这份独,也被爱国之士传承着,他们远望着杜甫。屈原等人在泪罗畔茕茕孑立却心怀天下的身影,也毅然只身而出,为了国家与民族而与日渐阴沉的逆境斗争。因此我们才有鲁迅这样荷戟且彷徨的文学斗士,有着南湖上红船里区区百人却又耀眼光芒。故中华凭借这份独的筋骨,走过一次次的兴衰,矗立至今。

   中国的文化中往往也缺少不了独这种特有的留白,另一方面也可以说留白是独的另一种载体。我们欣赏美妙绝伦的水墨国粹,也同样参透着留白这份最清澈的美好。正是那些悠长的留白,显得墨山愈加挺拔,显得朱竹更加遒劲。它是形体美好的衬托,也是意境的载体。中国的艺术中讲究的渺远意境,崇尚的风欲止而林不静大抵都由这种独的形式来实现。它也告诉着我们凡事过满则会溢出,传达着盈亏阴阳相互协调的道理。我们生活中不也常常再说做事留一线吗?中国人的和气,谦虚,谨慎这些美好的秉性细细想来,也同样流传着留白这份与万物协调相补,不过分张扬的精气神。独产生的留白,使中国文化有种超脱的淡薄,是我们名族骨髓中不与外人争,淡雅中相互共赢的来源。

  独,也是孔子所言的“君子和而不群”的修身,治国之言。不愿为了一时的喧哗刻意混入人群,却也时时刻刻与他人保持着和气;不愿西施效颦般的丑态百出,却又在传承中开拓创新。中国的后期,是一部难言的血泪史,屈辱史。究其根本,是麻木于天朝上国的心态,采取闭关锁国的短浅。我们也明白在今日的中国,我们抛弃了太多我们原有的优秀文化因子,机械的模仿西洋的步伐,拆毁一座座古朴的小巷,填平诉说着历史的幽邃古井。我们应该看到和中华一海之隔的日本,一脉相承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它多次派遣唐使学习我们的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发扬光大,却也在高科技横行的今天,保留有一直传承下来的人文景观,是为“和而不群”。我们也应该看到最为强盛的唐朝,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下,才显得如此熠熠生辉,又不为外来名族的侵略所泯灭,是为和而不群。所以我们既应该留下,保护,传承五千年历史的中华印记,发扬京剧,中药等国粹,也要在国际交流频繁的今天,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的接纳。这份独,不能因为地球村的建立而被我们遗忘,反而要恪守传承。这才是君子的分度,这才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包容兼及的自信,和强大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愿这份独,可以让我们唐人身上依旧流淌着祖先的和气拥有着不屈的筋骨:中华文化可以于世界厮磨地更加温暖,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n'j於靖轩 舟山中学高二(4)班  指导老师:盛成康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