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 1】年轻的五千年 刘玲慧

作者:刘玲慧 投稿时间:2018-11-14 16:16:04

                           年轻的五千年

年初看过一档综艺,其名曰“国家宝藏”,一场关于9家博物馆、27件镇馆之宝的恢弘“特展”: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强势结盟,实景取材,27件顶级国宝重器、27位与之魂魄相依的“国宝守护人”。《国家宝藏》用创新演绎的传奇故事,串联每一个守护者的讲述,点燃延续中华文明的灿烂星火。用时尚鲜活的综艺形态,搅动每一个普通人的参与,全力解密和激活古老深沉的历史文化资源。

    第一期入场时主持人张国立说了一句话,飘入耳内的这句话,让我的血液一下子就汹涌了起来。

    节目刚播出的时候,看着国立大叔老而弥坚的帅气形象,不免陷入了一番回忆杀,但是之后那一番龙行虎步,那一段浩然长歌式的开场,不由的让我们叹服。

    只见开场时,灯光如火,张国立慨然放声。

“如此炫酷的开场,一看就知道,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

   “有多年轻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是的,我们很“年轻”,不过才上下五千年罢了。

为什么说五千年少?是因为以后,我们还将绵延万世!

试问,谁敢如此放声?

仅仅看到这里,屏幕前的我就已经热血冲头。

    而后便是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荧幕之上,被弹幕大军戏称为“老九门”聚首。当九个极具分量的大佬坐在木椅之上时,代表的是二十七件国宝重器被揭开历史的尘封,与世人相见,与日月争辉。

    这个播出后豆瓣评分一直维持在九分之上的节目,可以说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节目中几度泪目,几度失声。

   文化的厚重感,赋予我们以家国天下的情怀。哪怕我们只不过是这华夏大地的一名小小走卒,但只要有一点点星火,就足够燃起心中的国魂。所以真正能够催人泪下促人奋起的永远都不是那些小鲜肉演绎出的花前月下,而是像《国家宝藏》这样由风流名士呈现出的万里江山。

    此节目每一期都会邀请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公众人物来对文物进行介绍及演绎。

梁家辉先生在舞台上的前世传奇中,表演的是司马光与司马池的故事。剧本中,司马光之父司马池发现了真正的石鼓和汉字。但因为真正的汉字与之前他上报朝廷的不同,两个选择摆在了他面前。若是修正过来,他自己也要犯下欺君之罪,人头不保。若能毁掉原物,则人头可保全。

司马光急道:“父亲,要不要把他毁了,定无人知晓。”

司马池:“不可!那可是欺骗后世子孙啊”

司马光不解:“这么严重?谁还不写错别字。”

   “这可不是写错别字这么简单。咳咳。”

司马池望着儿子:“世人说,我华夏民族没有信仰,可其实我们信仰的就是自己的文字和历史,如果连这样的信仰都糊涂,那我们何以为人那!”

 “父亲真愿意因为几个字而死吗?”

   “我司马池宁愿一死,也不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所以,若是您现在的儿女或者将来的儿女写了错别字却不以为意,或者让他改正时他却嘟着嘴反问你为什么,您大可跟他说说这个故事。

 汉字就是我们的信仰,祖宗愿意为几个字而慨然赴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愿意改几个笔画?

    家国天下的情怀是我们华夏族人骨子里就流淌的东西,事实上在我们国家一直有一个细极思恐的现象,如果我们哪个方面不如别的国家了,可能换成其他国家的人民都觉得这样也凑合也行,而且这些国家民族都不在少数。但是很多中国人民都不认同,基本上任何领域达不到世界第一就要被人骂,精致不如扶桑,严谨不如德意志,军事不如美利坚。所有的东西都要想往最好的看齐,做不到第一就会被骂,而且是下至幼童上至老人都会这么干,这么想。别的国家看作奇迹的崛起,我们看的理所当然。

   “凭什么我们不能当老大?”

   “我们从来都是以第一的心态来看问题。”

所以,当《国家宝藏》播出的时候,才能让这么多人感慨泪目。因为那一件件文物,一桩桩故事,唯有在中国的土地上才能孕育。网易评论说这是一档只有中国能做的恢弘巨制,因为他“以古人之规矩,开时代之生面。”

文化自信,不是信口空谈,而是我们本来就有面对世界其他文化直腰的底蕴,而是五千年,我们的膝盖就没弯过。同样,在“石鼓”的今生故事中,梁金生老人的故事也让人动容。日寇打入北京,祖父、父亲和他自己,三代故宫人,颠沛流离,护送古物南迁,北迁,出中原,入江南,走峨眉,过秦岭,上蜀道,跨海峡两岸。何等艰难漫长的旅途?

 荧幕上,国立大叔问道:“当时一万三千多箱文物要踏上南迁的道路,那您祖辈的那群故宫人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金生老人说道:“很多人反对,说你把国宝运走了,有点失民心。但故宫考虑呢,咱们国家国破山河在,他入侵进来了,我们可以再打回去。但是这个文物要是遭毁,咱们文脉就断了,文化就丢了。所以就一定要把文物南迁。”

看看,这是怎样的家国情怀,所以不要说家国情怀是古人才有的东西,华夏人俱得之。

文物南迁历时十六年,辗转上万里,途径大半个中国。经历了轰炸、流寇、车祸、火灾,上百万件文物,无一丢失!

梁先生兄妹五人相继在南迁途中出生,颠沛流离中,那一代的故宫人仍不忘浪漫一把,仍旧文风傲骨,不信?。

到峨眉,生了个女儿,乐山古代叫嘉州,就取名嘉生吧。

回南京,江宁得一女,遂取名宁生。

终到北京,再得一子,北京曰燕,便叫燕生。

兄弟姐妹五人之姓名,就是这一场旅行的路线图。够不够浪漫?所以,舞台下、荧幕前才会有人时不时泪目。

我们会泪目,正是因为我们浓烈的家国情怀,因为我们从骨髓里自豪我们五千年绵延的文明,因为当那泛着文明之光的一件件文物呈现在面前时,我们总是会不由的想到。

此情此景,除我中华,何处有之?

埃及的金字塔曾经屹立于沙漠,雅典的学园曾经芳草纷飞,罗马的军团曾经驰骋在草原,荷兰的轮船曾经游走过大洋,英吉利的太阳号称永不坠落,法兰西的雄狮也曾咆哮过四方。

今安在?

俱往矣!

五千年了,四人的麻将打了这么多圈,对家却换了一茬又一茬。我想,那些新入局打麻将的民族看到我们时,恐怕都会仍不住的惊呼一句:“怎么还是你?!”

中华世纪坛坛序中这样记载:“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马云成为首富后,在一次采访中笑言:“我这点东西,只要国家需要,我将双手奉上。”上到紫荆雄城,下到穷壤乡村;上至高官巨富,下至百姓庶人。这一股家国情怀可以说无处不在,亘古永存。所以我们愿意把那些键盘侠的抱怨与辱骂当成一种恨铁不成钢,也更愿意抱着家国即天下的热忱之心一路走下去。

 一个伟大的文明想要不朽,必定要世代传承,才能历久弥新。

“我们有多年轻?”

“上下五千年!”

我们中华民族不是没有信仰,我们的信仰,就是我们的文字和历史。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开化县职业教育中心  高二(1)班

作者:刘玲慧

指导老师:余书能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