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1】《古墨轻砚,矫若惊龙》郑婷
古墨轻砚,矫若惊龙
泱泱古国,文房四宝,磅礴劲道,一瞥惊鸿。
笔,墨,纸,砚,凝聚着传统文化精髓,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芒。它多侧面地反映了古代中国文化的思想抱负与审美情趣。
正所谓“古墨轻磨满几番,砚池新浴灿生光。”而文房四宝中的笔也是相当重要的。
相传毛笔的发明者是秦朝时期的蒙恬。
在毛笔发明前,中国的文字是用刀契刻的。传说蒙恬率军驻扎在边疆,需要经常向秦始皇奏报军情,由于边关战情变化很快,文书往来非常频繁,而刀刻速度又较慢,情急之下蒙恬随手从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杆上,蘸着点颜色在白色的丝绫上书写起来,写着写着,觉得速度较快,于是他命人如法炮制,做了许多能写字的工具。北方野狼较多,士兵经常打狼,剥制狼皮,做衣取暖,狼毛则制成笔头。塞外草原,人们多牧羊,因此也用羊毛制成笔头。这就是流传下来的狼毫笔和羊毫笔。这样看来,说蒙恬发明了毛笔却也当之无愧。
湖笔之乡在善琏镇。当地有笔祖蒙恬庙。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苏轼,王十朋等都曾为官或寓居湖州,更有曹不兴,贝义渊,朱审,释高闲,徐表仁,燕文贵等湖籍书法俊才,王羲之七世孙释智永居湖之永欣寺三十余年,用败的笔头积满五簏,葬之“退笔冢”。
而墨的产生与人类书写或描绘的行为紧密相关,自然可以追溯到极为久远的年代。商代甲骨上已有墨书文字,经化验其墨迹为黑色碳素。传说古代曾用漆书,但未被考古发现所证实。汉朝以后出现了一些名墨,起初是由书法家监制的,如魏韦诞之墨“一点如漆”,南朝刘宋张永之墨“色如点漆”。到唐代已有专门制墨的著名墨工,如祖敏,奚鼎等人。
而对于纸,大家最熟的莫不过是蔡伦造纸。
据范晔的《后汉书》记载:“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 缣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论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候纸”。但蔡伦并不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而是造纸术革新者,因早在蔡伦200年前的西汉初即已有用于书写的麻纸。蔡伦的贡献是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
所以纸对于我们的现在以及历史都是多么的重要,这就相当于我们文化的根和起源,对于它们我们更应该将其好好保存,或许你在未来的什么时候便会用上它以便来参考。
最后一个便是砚。它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工具——磨盘,魔棒。但是,就目前的考古材料来看,至今还没有发现一方西周以前的砚台,也就是说,砚的产生至少是在西周以后的某一个时期。而经过历代变迁,最终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成为闻名遐迩的“四大名砚”。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里,大多数人对于文房四宝不予重视,多以敲打键盘发送电子稿为主,成为人们口中的“键盘侠”,断开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为国家能有如此优秀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并从中担起我们延古至今文化传承的责任。号召全社会对文房四宝的关注。
泱泱大国,文房四宝,源远流长,弃之可惜。
作者姓名:郑婷
学校:开化县职业教育中心
年级:高一年级
班级:2班
指导老师: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