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1题】+“文化”历险记+朱小雪
“文化”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他了,是因为自己几千年的年岁太大,还是因为自己不合时宜?都无从得知。
看着孩子们越写越差的汉字,看着人们兴致勃勃地过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洋节日”,看着电视荧幕上被篡改地遍体鳞伤的自己,“文化”感觉自己被抛弃了,它悲痛欲绝,决定离开冰冷刺骨的家,踏上了新的历险征程。
出发前夕,“文化”什么都没有准备,因为他没有钱,也没有人喜欢它。他打算就这么身无分文地去寻找一个新的家。走着、想着,看着越来越远的故乡,什么时候他能够归来呢?他决定给自己的历险一个期限,这个期限由三个关卡组成,在三个关卡中,如果人们抛弃冷淡他,他会走的越来越远,直至永远离开,但如果人们对他恢复了热情喜爱,他也会即刻归来。
历险开始了,第一道难关是“中秋节”的样子。如果人们能够让他有一丝的温暖,他就可以往回走。“文化”期盼着,期盼有一个人能记住他的样子,守着借月抒情的传统,抑或是有个孩子拿着月饼对着月亮说:今天的月亮真的跟月饼一样圆了,天狗今天没有吃掉月亮!但是,他没有遇到,只看到三三两两的人在异地凑在一起胡吃海喝一番,就算是过节了,月饼也不再是他的原样,他的样子早被商家过度包装,层层掩盖。他很悲愤,他很失落,而商家却依旧我行我素,人们也是如此。他就这样被冷淡,所以轻松过了关卡。“文化”回头望了又望,但是,真的没有人挽留他。
转眼,又到了第二道难关:是利益的诱惑,“文化”仍旧轻松走过。他见多了国人为了利益把他卖到国外的事。许多瓷器名画可以作证,更让他伤心的是,他已经走出自己家的大门了,家人还是没有挽留之意,而别人家却对他大加欢迎,你看,他们扯走了“文化”携带的木兰的故事和他的宝贝——熊猫,被他们拍成《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仅此而已,倒没有怎么样,令他伤心的是剧情被改得截然不同。《花木兰》中的《木兰辞》,本是为表现木兰孝顺贤德,弘扬中华孝道美德。而却被制作方用夸大的手法,淡化了这份孝道。《功夫熊猫》中传统的中国功夫文化被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平民英雄励志的故事。所以“文化”含着热泪,又无奈地走过了一关,他回头看看,家已然有些模糊了。
最后一关了,如果过了这一关,“文化”就到达了对岸的大陆,彻底脱离中国——他深爱的地方。所以这一关是文化对人们的考核。如果失败了,文化将成为异国一员,或者流离失所,但是成功了,文化可以直接回家,他慢慢地走着,真想此刻能一步跨回家里。 “文化”低着头踽踽独行,转眼,他又老了几岁!他想,他真的回不去了!客死他乡可能就是他的归宿。忽然一个金发的女孩对他说:你好!我从小就很喜欢你,你听,我会背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文化”的脸上浮现出高兴的神情,可心里又纠结着,你要是我的家人该多好啊!小女孩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又说:“出来这么久,你一定累了!我送你回家吧!你的家人都在等你呢!” “文化”伤心地说:“我的家人已经抛弃我了!” 小姑娘打开电脑,拉着“文化”说:“不会的,你的家人发现你不见了,现在都在急着找你,你看!”
“文化”看向屏幕:他看到了熟悉的自己,人们在过春节,贴春联,点花灯,吃饺子。这一幕温暖了文化的心,他的嘴角泛起微笑。 接着,他又看了新闻,人们花高价把遗失在海外的瓷器名画之类的,尽可能地买回来。而且也没有多少人贩卖他的宝物了,这一幕改变了“文化”的心,他觉得人们真的变了,而不是为利益可以出卖他了。他看得热泪盈眶,当他正擦揉着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道门, 门自动打开了,里面十分热闹,人们不约而同地说:“文化,欢迎回家!”文化擦了擦眼泪,激动地说:“太好了!我终于回来了!”
一群孩子跑过来,抱着“文化”,说:“我们一定会让你幸福地生活,永远!”“文化”也怀抱着他们,口里喃喃地说:“会的,一定!”
作者:衢州市柯城区华墅初中 七(1)朱小雪 指导老师:黄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