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初中组第二题】+铮铮傲骨,永世长存+郑燕西

作者:周凯0716 投稿时间:2018-11-14 13:50:47

铮铮傲骨,永世长存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挫折和磨难随时会降临,但铮铮傲骨会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伯夷和叔齐本是商末人,在纣的暴政下,商被周所灭。商朝被灭后,两人不愿屈服于周朝,便来到了人烟稀少的首阳山。他们坚决不吃周人地里的粮食,只依靠山中的野菜艰难度日,最后两人,悲壮的饿死在首阳山下。这是抱节守志的铮铮铁骨!“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便是孔子对他们的最高评价。

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南宋。他的父亲是一位有节气的官员,来往的也是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这使陆游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在心中扬起的爱国情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纵然只能无奈的躺在床上,心中却斗志昂扬,他日思夜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大自然的凄苦风雨,似乎也在这老而不衰的爱国激情中,变轻变淡。而到了陆游晚年时,衰弱的他,仍挥笔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深知,已经没有希望看到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但爱国的热情始终没有消减。抗争命运的心也从未泯灭,陆游所居十分破败,但丝毫没有影响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远大目标。他的一生,“傲”在这破落的小屋中,没有泯灭,越挫越强!

20世纪初这个动荡的年代,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鲁迅毅然弃医从文。他用社会的麻木不仁,轻轻地撩拨着人们心底的“傲”。祥林嫂因不平等的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闰土因不堪旧社会的欺压而变得麻木;而高材生范爱农,似乎也绝望的投湖自尽。中国的傲,就这么没了吗?鲁迅用沉重的文字扣在人们心上,古往今来,沉淀在血脉中的信念开始复杂。

而且一切的傲骨的源头是什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陆游的诗词是漂泊在外的,他思想有了寄托,这是陆游爱国的情怀,也是他与命运抗争的方式。鲁迅的弃医从文,因为他深知,只有思想的振奋,才能唤醒人们的信念。文化在抗争着,从古至今,从无绝断!那条文化之龙盘旋在九洲上空,抗争精神从未泯灭过。当绝望像条毒蛇,紧紧的揪住你,唤出心中不屈的信念,把它将拧成一股力,推动着你向前奔跑,摆脱绝望。

                                                                                       郑燕西  衢州市白云学校  8年级4班

                                           指导教师:周凯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