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1号〕+文修身,安家国+张璐瑶
文修身,安家国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周易》中《贲卦·彖传》,可理解为注重人事伦理道德,以文化推广于天下,即利用人类在时间洪流中发展出的优秀文化教化自身,提升自我修养,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文修身,安定家国。
世界那么大,不同民族产生的文化亦有不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大地的孩子对文化最直白的反应,一定会是文字。于是便延伸至中国特色——文房四宝,宣笔,徽墨,宣纸,宣砚。
它们是文人书房必备之物,历史之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古人发明文房四宝来书写文字记录历史,使得文化得以流传千古,历久不衰,也使我们对前人文化的发展有迹可循。
一方古砚,一砚墨水,一张宣纸,一支毛笔,书写千秋万代,记录文化演变。自从蔡伦改进造纸术,廉价纸张在民间逐渐普及,文化不再仅仅被拘束在贵族子弟群体,纸质书使文化的传播也变得越来越简单。
大唐盛世时期,唐太宗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中华民族文化大融合也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色彩,同时宋代重文抑武的政策也给予文化发展极大的推力,年轻一代深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影响,求学的心格外热切,民间文化交流频繁,人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文治在古代封建统治时期有着极高的地位,正所谓取之容易守之难,民心所向方能使统治稳固。那么以什么收民心呢?统一思想文化。
秦出于乱世,一统天下,秦始皇巩固统治的第一步便是统一文字,以此来统一人民的思想。由此可见,文化对人心思想的影响之深。自古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先,文化让人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素质,进而影响身边的人和物,将影响扩大到家庭成员乃至社会,从而使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国家繁荣昌盛。
文化是如此重要,所以即使在当今时代,文化普及与传承仍然尤为重要。可是如今的我们对文化真的还在保持重视的态度吗?科技的发展使我们提笔忘字,快节奏的生活让快餐式阅读深入人心,还有几个人能捧着一本书安安静静的细心研读,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所幸有人开始意识到文化的重要作用,社会上开展起了全民阅读的运动。
作为中学生,落实全民阅读的方法很简单,少吃点零食,每个月攒下几十块钱买本书,利用课余的碎片时间去浏览它,先大致了解书的内容,然后再精读细读,读透它并把对他的理解写成文本发表在社交网络上,和其他读者交流阅读感受,共同进步。还可以在原著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它作画或者写歌,用各种方式吸引更多人的目光,让好的作品在大众面前绽放它的光芒。让更多的人真正认识到阅读的美好,自觉主动的去寻找更多优秀作品去拜读,进而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优秀文化该由我们发扬,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要积极参加文化活动,努力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之处。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利用本身的特长优势之处,比如一幅刚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一张气势磅礴的水墨丹青,一篇读起来荡气回肠的文章,用文化本身无限的魅力带动更多的人投身文化交流中去。
文化是历史的积累与沉淀,它的传承与发展让人类在时间洪流中不断进步,我们该善于利用它,继承它,发扬它,以文修身,安定家国。
作者:平桥中学 高二(3)班 张璐瑶
指导老师:陈肖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