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2题】讲文明,树新风 刘碧霞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是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做子女的,年少时就应当学会尊敬师长,亲爱同学,学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节。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的说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放学铃声响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往前冲,完全不顾有没有撞到人,偶而还能听到一两句脏话。还有的同学,可能因为一点口角而不依不饶,甚至拳脚相向。这些不好的行为希望今后不再发生。
现在,在路上听到一两句讲文明,懂礼貌的话可真难。其实,从许多生活中的小事就能体现出来:在撞到别人时的一声“对不起”,得到帮助时的一声“谢谢”,在和他人告别时的一声“再见”。上厕所洗手时,顺手关上手龙头,就能减少不少被浪费的水,随手关上电源开关,就能节约不少被浪费的电力,吃饭时,不浪费食物……只不过这些小事微不足道罢了。
文明礼仪不在于嘴上功夫,而是在于行动上的实践。我想: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金钱。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因为你已失去了做人的真谛。用行动来证明,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我们上课前,每次都在叫“老师好!”一个鞠躬,一句发自内心的“老师好”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下课了,同学之间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我们真诚地说声“对不起”,就会一笑而过。我们要养成文明习惯,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让我们的校园失去粗言粗行,充满欢声笑语。
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说:“不学会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你看礼貌是那么重要,有个故事叫《孔融让梨》它主要讲了:孔融小时候常常和哥哥一起吃梨。每次,他总是拿最小的梨。有一次,爸爸看见了,就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答道:“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我们生活中有好多小孩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他们的家长对他们更是宠爱的不得了,什么事情都让着,就怕伤着碰着。他们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自己,当然不会像孔融一样把最好的东西让给别人,一点也不知道要礼让。《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千载,是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像孔融一样,学会礼让。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把礼让记在心。文明是一种力量,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世界跨出一大步。
礼貌不用花钱,却能赢得一切。讲文明,树新风,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丽!
作者姓名:刘碧霞
学校:天台县第二职技校
班级:16康复班
指导老师:陈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