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1题】戏曲的艺术魅力 张双吉
戏曲艺术之魅力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是名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我最感兴趣的是戏曲。
爷爷很喜欢看戏曲,小时候经常带着我去看,小孩子对这些都是感到好奇,所以每次爷爷去我都会跟着去。现在在网络上有时候会注意到戏曲。现在就来看看戏曲的魅力吧!
戏曲根据地域色彩的不同分成以下几种:北京的京剧,上海的沪剧,河南的豫剧,山东江苏的吕剧,安徽的黄梅戏等。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四大名旦”的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
京剧走遍世界,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豫剧是河南省的传统戏剧。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豫西山区则称之为靠山吼。豫剧传承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成为河南很有影响的戏曲剧种。
豫剧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的结构组成。四生即老生、小生、边生;四旦即正旦、小旦、老旦、武旦、彩旦;四净即正净、副净、武净、毛净。2006年,豫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演整本大戏后,角色行单才逐渐发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辛亥革命前后,角色行当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是:正旦、老生、正生、花脸;下四脚是: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行当虽有分工,但很少有人专工一行。
黄梅戏鼻祖邢秀娘:本命秀莲,因会桃花绣朵,后改名为绣娘。生于乾隆十四年,死于嘉庆二十三年,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人。现状:黄梅戏2006年五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作者姓名:张双吉
学校:天台县第二职技校
班级:16康复班
指导老师:陈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