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1题】旗袍——永恒的魅力 陈润曲
旗袍——永恒的魅力
中国,一个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沧桑绵长的历史淘尽了不尽的遗产。从流传至今的筷子、书法、对联、鞭炮……无一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行走在芳菲的流年里,身着旗袍的女子,永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旗袍是民国20年代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但是在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
汉族妇女为什么喜爱穿旗袍?主要旗袍的造型与妇女的体态相适合,线条简便,优美大方,所以,有人认为旗袍是中国女人独有的福音,可引到彩云托月的作用。而且,旗袍是老少宜川,四季相宜,雅俗共赏。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穿着者的不同需求、爱好,可长可短可作单旗袍、夹旗袍;也可作衬绒短袍、丝棉旗袍。并且,随着选料不同,可展现出不同风格。选用小花、素格、细条丝绸制作,可显示可当迎宾、赴宴的华贵眼饰。因此,当中国旗袍在日本、法国等地展销售,很受当地妇女人士欢迎,她们不惜重金,争购旗袍,特别是黑丝荣夹金花,镂金花的高档旗袍,最为抢手。总之,旗袍正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服饰美。它仅成为我国女装的代表,同时也公认为东方传统女装的象征。
旗袍的大概起源――旗袍最早是满族旗人的长袍,宽袍大袖,三百年来没有改变。
旗袍的灵魂我总觉得是在上海滩。那里衣香鬓影,国色天香。形形色色的女子穿遍了各种各样的旗袍。她们也许是在风尘中追逐的交际花,也许是哪个高大门户里出来的官家小姐。不同的女子,不同的灵魂。穿旗袍的女子总是显得风情,却并不轻浮。它不是现代晚礼服那般露出大片春光,却能给人一种别样的性感。穿着旗袍的女子,总给我一种感觉,她们拥有故事。能将古典与性感结合的如此自然的,也唯有旗袍了。
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旗袍梦。
懂旗袍的女子很多,因为喜欢一样东西并无关于你的身份。还有些女子,她们出入于各种声色场所,如旧上海的舞厅。远处的黄包车拉来一位又一位的交际小姐,她们涂着大红色的口红,旗袍两侧开叉开得很高,走起路来微微摇摆,显得风姿卓韵,各具风骚。旗袍的断面上绣着大朵大朵烫金的芍药,却并不显庸俗。也只有这样的女子才配得上这样的图案。如果说那些大家闺秀是幽静淡雅的兰,那么这些妖娆女子就是华丽奢侈的芍药了。她们可以拿着旧上海的恩客们的赏赐一掷千金,她们可以巧笑嫣然地挽着那些叱咤风云的男子们的胳膊,从老爷车中缓缓迈出脚步。她们一回头,就可以使男人想起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一针一线勾勒,如花美眷,一裁一缝,静享似水流年。漫步时光回廊,旗袍以含而不露的矜持以如水的温柔,穿越了千年的历史。
作者姓名:陈润曲
学校:天台县第二职技校
班级:16康复班
指导老师:陈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