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题2}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灭+陈洪帆
留住历史天地间,再观华夏五千年.
---题记
曾几何时,我们悄然淡忘了李白、杜甫,淡忘了那份清新自然又略带沉郁顿挫的气质。21世纪的我们早已习惯了那句例行公事的套话:元芳你怎么看?殊不知,在我们戏虐调侃之时,传统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半文半白的“甄嬛体”在社会上风靡一时,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琼瑶体”,居然也能被称为是能治愈 心灵创伤的良药,我们情何以堪?
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篡改,被取笑的面目全非,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对沉淀已久的文化,我们虽没有能力百分百还原,但也绝对没有理由不去保持它原有的自然。
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一种更有利于大众认识和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一种对其很好的传承。遗憾的是当前的古装电视剧内容众多,内涵水准参差不一。穿越宫斗盛行,缺乏内涵,有些穿越剧的人物设置没有历史依据,渲染宿命轮回的迷信思想。不但对历史文化不尊重,还宣扬后宫勾心斗角的扭曲价值观,对青少年造成严重误导!为迎合流行趋势,追逐商业利益,制作随意漏洞百出,跟风创作,缺乏特色。
古装剧真正的理念,应是在大量传统文化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引发深思与共鸣!这才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观众视觉的净化。电视文化直观性强,感染力大,应正确传承传统文化而非为获商业利益,在古装电视剧里加现代流行词汇,依靠特效打造魔幻场景,随意肢解歪曲历史事实,逆传统价值观而行之,过于突出其娱乐功能!
文化虚无,是对民族文化的否定,是信仰坍塌时代的悲哀!
文化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精神和灵魂的寄托!
坚守传统文化的本身,并非一味照搬先哲思想,而是一份尊重与敬畏,不娇柔造作,不画蛇添足,更不像经典俗化!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传统文化国学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不容亵渎!中国以拥有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位列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大国中的第二名,我们的优势就是在于我们的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是199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其演说时所公布的他深思探索数十年而得出的的结论,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很多外国朋友欣赏的时候,我们自身是否足够重视它?
我想说:让我们共同传承传统文化吧!
作者姓名:陈洪帆
学校:三甲中学
年级:初三
班级: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