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一场美丽的邂逅
【高中组题二】
文明,一场美丽的邂逅
王榕盛
刘文慈曾在《三体》中写道:“给岁月以文明,不给文明以岁月”。的确,文明并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至少它的高度不是由时间来决定的。古希腊早于千年前湮灭,但它的文明至今依然影响着我们。文明不依附于它的物质载体,它是独立的存在。
文明是书,是每个人都必读的书。人们看它的字,能看到千年的过往,看到人类百年的兴衰,看王朝的更替。但这些都是文明的表象。歌德有言:“有读书经验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东西,一只眼睛看到纸背后的东西” 。作为新时代的人们,我们要看到文明的宽度,它包罗万象,它早已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融进我们的血液里。要读到文化的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流,才是文明延续之道。墨守成规,偏执已见,是牢笼里的癫狂。《乌合之众》曾言:“群众的意识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烟没了”。文明从来不是思想叠加总和,它是精华,是一个时代智慧的结晶。它是乘法,是智慧相撞所创造的一个万千世界,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文明是镜,是人们心中的镜。黑塞在《悉达多》写道:“每个人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即大彻大悟自己是谁,其余一切都是随波逐流,毫无意义”。哲学的三大问题,人们其实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我们中华民族会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我是新时代中国崛起的实践者,我要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这就是文明,可以反射出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文明让我们不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让我们有了更高尚的目标和理想。当别人还在人生之路上迷茫、彷徨时,我们已毅然踏上了征程。
文明是水,无论身处何方,它们终将相遇。人们曾将文明分成几份,犹如西医将人体划分医治,虽然效果奇佳,却始终不见整体,互相冲突甚至战争。文明的划分并不是为了竖旗帜、立山头,更不是为战争找借口。人们曾说:“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文明本就是无数次相遇的结晶,没有一个文明是纯粹的,因为纯粹的文明是没有生机的”。文明是一个整体,孙文先生也是从一个民族主义者转变过来的,正是他意识到所谓的中华文明就是多民族文明交融的产物。中华文明之所以千年不绝,源远流长,就是因为善于博采众长、海纳百川,小河涓涓大河满,在不同文明交汇吸收中不断丰富积淀成现代中华文明。如果有人为中华文明的不纯粹而感到哀痛,那是因为他不明白文明原本就是世界的,是属于全人类的。
文明,没有尽头。它永远在无数次的邂逅中积淀繁荣,又为下一次更美丽的邂逅默默铺垫。
作者:王榕盛 单位:安吉高级中学高二八班
指导老师:林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