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一题】锦绣千古龙,图腾万年红(蒋承含)
锣鼓声声震九天,舞龙灯、放鞭炮、扭秧歌……沈家门渔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祭海活动隆重开幕。现场,老渔民出身的爷爷眉宇间饱含敬意和虔诚,以祈盼一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
舟山群岛海洋资源丰富,渔业生产是大多数人的命脉。以往设备落后,渔民们不得不与风浪搏斗,生命安全自然受到极大威胁。渔民们祈求康泰,对传说中掌管风雨与海洋的龙王心生敬畏,祭海、祭龙王等祭祀活动应运而生。随着时代科技发展,这种传统慢慢淡出,处境也变得尴尬。所幸还有些老者,因一种信仰,因一种情愫,奔赴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线……禁渔期过后,盛大的开捕前的祭龙王活动拉开帷幕。供龙王、请龙王、读祭文、敬酒行,最后扬旗出海,场面甚是壮观。祭海活动恰似一缕清风,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久居喧嚣闹市,内心早已麻痹,但骨子里流淌的仍有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也深信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难得的契机,让龙之魂,龙之根在这里传承扎根。
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它“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年”。龙分多种,传说迥然,守护的对象也迥异。我们舟山信奉的是掌管大海的龙王,才有了祭祀龙王的活动。其他地区诸如舞龙、赛龙舟活动,均体现了对龙文化的重视与传承。
龙文化无处不在。年少时读神话故事,少不了龙的存在。《西游记》就有四位龙王、化为白龙马的小白龙等。带有“龙”的成语就更多了: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马精神、望子成龙......其间浸润着几多龙文化。更不用说节日中赛龙舟、舞龙、剪龙的窗花这些与龙相关的民间活动,都能看出龙文化的源远流长。龙的光辉形象已延伸、触碰到文化的各个层面,已然成为民族的图腾,民族的象征。
“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中华人激动、奋发、自豪。潜龙腾渊,鳞爪飞扬,新时代的少年自当意气风发,不仅要适应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更要将优秀的龙文化继承并弘扬。让中国龙恒久盘旋腾飞于世界之巅,守望传统,守望心灵,锦绣千古龙,图腾万年红!
蒋承含
浙江普陀东港中学 七(1)班
指导老师:叶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