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1题】龙归(邵婧茹)
龙归
邵婧茹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真龙一出,天地震颤,亘古以来,人们对于龙的记载向来都像是个无所不能的神,盘旋着九不像的身躯在万里江山上穿梭于云雾和光影间,寻不见切实踪迹,但在这条无限延伸的时光轨道中,它似乎的确存在。
它存在于中华文化弥漫覆盖的世界里,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锦绣山河到现在“百川东到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它无处不在。龙是民族的象征,而我们则是龙之传人,炎黄的子孙。龙啊,是深深刻在骨髓里,任光阴冲刷而永无法湮灭的。
如今记得最深刻的,是二月二的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这句俗话在乡下听得多了,到最后竟忘了这二月二本身的名字“春龙节”。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去理发店走一遭,剃个头,讨个好彩头,为的是应“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小时候不懂什么忌讳,春龙节还是该玩玩该跑跑,后来受了家里人的影响,就记住二月二这天,是断不能拿针,断不能持扫帚的。
往往大人很早就起来,点灯,烧香,上供,四面邻居家里闻到的,都是爆玉米花的鲜香和面条的葱花味,春饼的热气氤氲在潮湿的空气里久久不散,街坊邻居隔的近,任那香和着风飘个几里,缭绕勾来四散的吉庆。巧的是春龙节正赶上春分、雨水和惊蛰,那时春日回还,人人嘴里都念叨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似乎这样,春耕的大丰收就能有个好兆头。或许,春龙节并不比其他些许节日那么出名,但它平平淡淡的,依旧是伴在身边从未逝去。
童年与龙相随的日子太多,现在大了,看到寺庙里随处可见的龙形浮雕,恍然觉得,龙始终在时间波涛中逆流,也始终没有褪去一丝一毫的印迹。
常常在不同的地方看到龙,感触自然截然不同,西方的龙和东方的龙可谓大相径庭。西方的龙形态各异,种类千奇百怪,东方的龙则大抵以各类动物的的某种特点为基础组合而成,大致分为九种。但它们最终被一种神奇的力量融洽地糅合在“龙”这个读来气势磅礴的字眼上,自此生生不息。这也许,就是龙的魅力,龙的传承,它存在于世界的每一方天空里。
龙还在我们的国土上横亘迂回,也许我们望向苍穹,某一个瞬间,会看到从内心折射出的那熟悉的璀璨身影,从古老的中华传统,新颖的异国文化中转瞬而过,慢慢徘徊……归来……那永不寂灭的灵魂,穿越历史的永恒,回到你……我……的身边。
作者姓名:邵婧茹
学校: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二中檀枫校区
年级:初三
班级:九(5)班
指导老师: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