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题目一】龙的中国,龙的传人 (王凯欣)
龙的中国,龙的传人
普陀二中 807 班 王凯欣
龙,是中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大神兽之一,也是代表华夏的神圣图腾。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繁衍出了千百种各具特色,富有魅力的“龙文化”。自汉武帝以来,中华民族更是以“龙的传人”自居。
我的家乡是千岛之城——舟山。舟山虽小,但在舟山的每一个地方都能或多或少地听到些关于龙的传说,看到一些关于龙的痕迹:六横的龙头金钗、嵊泗的龙王输棋、普陀山的龙女拜观音、岱山的八仙斗花龙……龙,似乎无处不在,常被提及。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龙,在舟山民间有着深厚的情感和信仰基础。
“谢龙王礼仪开始,迎‘龙王’!”在阵阵喜庆的鞭炮声和锣鼓声中,渔老大将“龙王”请上桌,敬香祈福,祈求“龙王”关照舟山渔民开洋捕鱼,海不扬波、旗开得胜、满载而归……2015年2月12日下午,一场渔民谢“龙王”礼仪在展茅螺门文化礼堂举行。为首的渔老大手持高香朝东方拜请“龙王”入席。鞭炮声停,他便与其他两位老大在香案前祭拜祈祷,随后三位渔老大各捧一碗老酒向“龙王”三敬酒后,挑各色供品少许和老酒倒入干茶杯中,泼向天空,高喊:“谢天、谢地、谢龙王保佑!”再放三响鞭炮,并大声喊“恭送龙王回宫”。
这便是舟山的祭海大典。这一习俗是舟山渔民感恩和信仰“海龙王”及海上诸神的一种祭祀方式,反映海岛人民数千年来特有的民俗文化,不仅在舟山群岛诸多渔家习俗中具有代表性,也是我国东海几千年海洋文化史上最具海洋文化和龙的色彩的民俗之一。
打小生活在舟山的我,便对这些传统的龙文化耳闻目染,对这些神话中腾云驾雾的龙,充满了敬畏与向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心中也浮现出了许多的疑惑: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龙到底象征着什么?
在社会中行走、探索。终于,我找到了答案:我想,对于舟山人来说,对龙的信仰与崇拜是外在的,其内涵便是在与天斗,与地斗,与海洋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所迸发出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与意志。正是这种精神在舟山人的身上一代代继承、积淀了下来。古人们并不应恶劣的生存环境而低头,失去希望,而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斗争、去开拓一切。而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又何尝不能够以龙的精神,在这一次次的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呢?
在这个网络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来重视网络上肤浅的事物,反而将扎根于我们内心的传统文化忽略、抛弃,甚至于不屑一顾。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中,又能有多少人将龙的精神实践、传扬,成为真正言行一致的龙的传人呢?
龙的传人!绝不是沉沦盲目的年轻一代,而是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中为心中的理想挥洒汗水,在各自的领域奋力拼搏,过五关斩六将的年轻一代!龙,绝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远去,相反,他会在新的世纪中绽放出新的光芒。
中国,是龙的国度;我们,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