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文·化

作者:xdcy1623 投稿时间:2018-11-13 22:02:32

文·化

   “文化本不属于人类所独有,我们应该以更开放和更宽容的态度解读文化。文化是生命衍生的所谓具有人文意义的现象,它是与生俱来的,许多生命的言语或行为都有着先天的文化属性,我们也许以示高贵而只愿意称它为本能”

                                     ——《舟船的来源》

什么是文化?文,“文,错画也,象交文”。化,“万物化生”。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推究中国文化,涵盖了多个方面,诗词歌赋、求同存异、节日习俗。五千年孕育的中华优秀文化,沉积在我们的血脉之中,我们对我们本国的文化充满认知、充满敬畏。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而文化自信,是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文化在国家发展程度上起着重要作用,文化的传播有三个主要途径:人口迁徙、教育、商业贸易。从历史上看,从西域张骞出使西域,使者东来西往,中国的丝绸等商品运往古罗马,形成的“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作为政治互信、经济融洽、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是世界人民的福祉,为沿线地区带来历史性的机遇,是创新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之路,也是文化发展之路。

文化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以包容的姿态,追求“和而不同”。唐朝,日本共派来遣唐使近20次。三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传入缅甸。而传教士,则在中国和意大利的文化交流中起着重大作用。放眼望去,如今的中美贸易战,再次诠释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中国不怕打贸易战,因为当今中国的实力足够抵挡外来冲击。中国不想打贸易战,因为两国经济文化来往紧密相关,利益环环相扣,无论哪种结果,都会两败俱伤。

中国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永不消逝、包容万象,它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的具体内涵也能应时而变,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论语》、《庄子》、《史记》都是传统经典,可如今取而代之的是迅猛发展的大众文化,使文化日益世俗化、利益化。执子之手,与子共生,让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结合,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举动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魅力难以想象。

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岁月的积淀而显得珍贵,但岁月的洪流也悄悄将部分文化携带而走。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完美结合在一起,是目前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认同本国的文化,尊重他国文化,积极贯彻落实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尊重文化多样性,为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