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7题】茶之韵(余馨琳)
茶之韵
余馨琳
非常自豪地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绵延至今的国家。一个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的国家,必然会有源远流长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汉子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然,中国的茶文化也是别具一格的。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代及唐代以前茶叶的产生与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出现了蒸青,炒青,烘青等各类茶,茶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历史上也有许多文学作品与茶有关,其中白居易的诗就有60首,还有张岱的《闽老子茶》,范仲淹的《斗茶歌》等,这不仅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繁盛,也反映出我们中国的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着。
我的家乡也盛产茶——龙顶茶。有一首歌这么哼着——一泓清泉,告诉你,这是钱江之源,走进开化,我的家园……神秘古田山让你醉回氧,浓浓的开化龙顶香飘在心田。龙顶茶外形紧直挺秀,叶底肥嫩,香气持久。
记忆里,仿佛我的家乡一直都有着一大片的茶树以及一波“采茶族”。我也曾跟着去采过茶叶。太阳刚升起的那时候,一株株笔直挺立的茶树叶子上还挂着露珠呢。那一个个含苞待放的少女般的茶芯,安静地躺在茶叶上,似乎在等待着阳光的沐浴。站在茶垄上,若不凑近点闻,还未必闻得到清香呢。但是当我采着采着,手上开始粘上一层黑乎乎的东西时,手上便有了一股淡淡的清香。这是茶叶的清香,也是大自然的味道。并且,这清香似乎不是从叶的表面散发出来的,更像是从茎里渗透出来的那样。
记得有一次,因一道数学题解不开的我突然心血来潮,很想喝茶,便泡了一杯。又因为少年不宜喝浓茶,于是只放了一小撮茶叶,倒上开水。过了一会儿,我看见水中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水也有了茶叶的颜色。刚想尝尝味儿的我被这扑鼻而来的清香陶醉了。多么好闻啊,让我觉得心旷神怡。轻轻呷一口,有点儿苦,但又不让人讨厌,慢慢咽下去,满嘴居然都是这淡淡的味道,有种“苦尽甘来的滋味”!喝完茶,仿佛思维也被这茶浸润了一般,有了清晰的思路。
不懂茶道,但我也喜欢铁观音的醇厚内敛,喜欢普洱的温和稳健,喜欢龙井的清爽甜美,还喜欢龙顶的淡淡的兰花香。清水煎熬,新绿初开,是水给了茶叶的第二次生命。丛茶树梢上的一抹抹嫩绿,缱绻成茶叶罐里的一生苍老,然后在滚水中重生,片片新绿,在水中舞蹈,尽情绽放。
岁月如水,淡淡的不留痕迹。唯有指缝间的那一杯清茶,永久的,飘着它的颜色,纯净的,不含一点杂质。如果将生活泡成一杯茶,任叶色一点点淡去,慢慢洗尽铅华,沉时坦然,浮时自然,留到最后的就是那最纯正的心。
好像英国有喝下午茶的习惯。他们的饮茶历史只有300年左右。他们的茶中往往要加糖,加牛奶。这最初和历史原因有关。他们喝的红茶是鸦片战争后从我国传去的。但由于从中国海运到英国的茶往往是受了潮,茶叶的味道也就有些不同,所以他们才想出加糖,加牛奶让茶的味道变好些。可能就像我们的文化一样这么流传到了现在。而我们喝茶,一般都是直接泡,并不加什么佐料。同样是茶文化,地区不同,文化不同,自然习惯也就不同。每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独特的美丽的花。
最后,我想说的是,生活中处处都有传统文化,比如说筷子的使用,春节,放飞的风筝。我们应该细心去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去慢慢揭开这积淀了4000多年历史的文化背后的内涵。然而,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初步去了解这些文化,然后再发扬光大。
作者姓名:余馨琳
学校:浙江省开化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15班
指导老师: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