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7题】“武”动青春(傅晨辉)
“武”动青春
傅晨辉
“这时杨过单于独臂,已于法王的铜铁双轮拆到两百招以上,两人的武功家数截然不同,但均是愈斗力气愈长,轮影掌风,覆盖了高台之顶,台脚下冲上来的烟直熏入三人眼中。”这段精彩的打斗场面,节选自金庸老先生所著《神雕侠侣》。其中,杨过与小龙女荡气回肠的爱情可歌可泣,令人尊敬。金庸笔下的文章结构严谨,内容波折离奇,环环相扣,语言精炼生动,紧紧扣动人心。一个个经典的武打场面,经典的人物英雄,经典的武学招式,无不让人拍手称赞,拍案叫好。现今,那一个个文字符号已经成为了金庸老先生的专有名词。《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射雕英雄传》更是家喻户晓。他之所以能写成这部部优秀的武侠小说,不仅是因为他本身的文学功底,更是因为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那是一个时代,武侠与江湖的时代。不论小说,电台,电影,电视都有着武侠的身影。可以说,中国武术促成了他的成功,他也促进了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技术。中国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课件,中国武术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人民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化戈为止即为武,思通造化,随通而行即为术,则武术是以制止侵袭,停止战斗。其通过武化流传,是物质文明的保障和导向。春秋时,楚庄王乃尚武第一人,曾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由是,楚国得以壮大获得认可。
说起武术,可能大家更熟悉的是中国功夫。功夫其实是在清末出现的关于武术的别称。政治上,有武状元的职位;军事上,功夫自然有着更高的地位;民间,也有着各门各派,如少林,武当,峨眉,崆峒等等。即使无门无派,在人民生活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像水浒里各个好汉都武艺非凡,有着一身好本领。
中国武术是“四大国粹”之一,与中医,国画,京剧齐名。今天的中国武术大都以无效的形式展现,传播。但由于现代科技的发达,人们思想的开化,专心习武的人越来越少。习武,周期长,见效短,如果要练得好还要从小练起,而又没有大的经济效益,发展情景自然不乐观。偶尔在央视晚会,综艺栏目上,会看到他们的表演,但通常都以“演”的形式展示武术的魅力,难以看到武术的实战作用。在现实中,人们会更热衷于格斗,贬低武术不如格斗实用。其实不然,武术与格斗实质不同,无法相提并论。二战后,中国武术被卷入体育范畴发展,这大大扭曲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精华,武术不同于体育,不同于竞技,所以常常会被外人误解为花瓶。以前外国人根本不把中国功夫放在眼里,是“功夫之王”李小龙向世界各国武术冠军发起挑战,才让中国功夫被大众所承认。现代比武,仿佛就是在为了名利,为了地位,忘了初衷。武术不像是琴棋书画,茶道一样,光是说说就让人身心愉悦,武术常常伴有血仇。会有污点。很多门派的传人,为了生存,营利都会夸大其词,显摆自己的厉害。武术同属一家,应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电影银幕上,我们也可能看到的元素。主角会点功夫,不仅可以推动剧情发展,还能是观众沉迷于动作的精彩,增加观看性和娱乐性。很多电影也讲到了武术的传承问题。我想,中国武术协会也旨在传承中国武术。中国武术包括实战,医学,哲学三个方面,有防身健体修心之效。其精髓仍在于实战,不过因为现代人没有好好继承和发展,使其在实战中实力减弱。似乎武术仅仅成为了一种固定的套路,只具观赏性而没有古时的实用性了。
小时候,我也梦想上武当入少林,练一身铜筋健骨,为一代武学宗师,像小说电视剧里的高手一样隐入深林,偶尔出山指点后辈,或行走江湖,惩奸除恶,一生快活。不过,当我对母亲说出我的“人生规划”的时候,她却说那都是骗人的。世上根本没有轻功,没有孤独九剑,没有九阳神功,还叫我不要胡思乱想,叫我好好学习。尽管我知道这一切似乎是不大可能实现的,但我依然我行我素,做着我自己的武侠梦。每一个男人都该有自己的武侠梦,或大或小,或实际或空想。这不仅是男人的本性,更是中国的一种精神流传,难道不是吗?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要弘扬古代优秀传统武德,更要具有新时期的武德。权拉理想,为国增光。诚信做人,乐于助人;路见不平,伸出援手,团结一致,祸福与共;兼容并包,共同发展。谦逊有礼,不骄不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不以大欺小,以多欺少等。
作者姓名:傅晨辉
学校:浙江省开化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15班
指导老师: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