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初中组第1题】“龙”之韵——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刘柔妤

作者:刘柔妤 投稿时间:2018-11-13 19:09:11

“龙”之韵

看着书桌上那只绘有小萌龙的笔筒,我有过这样一番思考:当你身处国外,问起身边同行的外国友人,那些中国印象,你猜他们会回答什么?

相信这样的片段,在那些各大卫视的电视采访中,并不少见。而我依稀记得,那个被重复最多的答案:Chinese dragon

中国龙!

那么,什么是龙呢?

《礼记·礼云》中有记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龙,百鳞之长也。

然现在学者大多认为这是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还不能独立的支配自然力,也不能解释自身来源,对自然界充满幻想、憧憬乃至畏惧,崇拜迷信各种比人类更强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的结果。

而我却认为这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说文解字》中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自上古起,历先秦、秦汉、汉唐、明清时至今日,几千年来,中华没有隐匿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我们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传人存续。十八世纪起至二十世纪中叶,我中华遭外邦侵略,炮声隆隆,险亡国灭种。然而,我们凭借着我们的艰苦奋斗,让世人再一次见识到了龙的传人的风采,重新用自己的力量和百折不挠的毅力震惊世界,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我们昭告世界:中华民族,有着龙章凤姿,有着龙韬豹略,有着龙马精神。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约莫六年前,我曾有幸游赏过庙会,那个至今仍被摆在书桌上的笔筒就是当时买来的。那时正值龙年正月,闹得厉害。一路走来,最为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手书对联了。摊位上,一副副杂然而前陈也,上或书“万方春浩荡 四海龙腾飞”,或题“家运每随国运盛 小龙总傍大龙飞”的句子,在寒冬的冷风中,却愈发显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笔力浑厚,风骨凛然,我觉得那龙字间,似乎蕴藏天地间的奥义。“好!”人群拥簇中,只见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悬腕提笔之间,墨色流动。“万方春浩荡,四海龙腾飞”几个大字,龙飞凤舞唰唰而就,引起围观人群的阵阵喝彩叫好不绝。

记忆回笼,我不禁感慨万千:上下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从龙江龙湖龙山龙山,到龙龙舟龙车龙,它早已成为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时至今日,龙不再是图腾上的意象,更是一种精神,一种风骨,一种象征着中华民族慨然于天的壮志豪情,一种能屈能伸的英勇情怀,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

天上有龙星,地下有龙脉。而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愿中华民族如巨龙腾飞,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刘柔妤

普陀第二中学

九(7)班

指导老师:顾文军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