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2题】何为诗(徐梦欢)
何为诗
诗歌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尤其古代诗歌令我魂牵梦萦。古人以诗传情,以诗传递他们的所思、所想。诗歌经过千百年的的沉淀,积累了丰富的底蕴,为世人传诵。就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吟诵朗读的传承过程中,我不由地思索:读诗,读的是什么?何为诗?
诗即是意境。读诗,我可以沉浸在“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中感受自然美景的闲适,纵情于山水,以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衡;可以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铁骨铮铮的爱国情怀所震撼,叹陆游,战争入梦,以志于在梦中酬未得之愿,不禁凄凄吟一首“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可以体味李白豪纵狂放之意,借酒壮怀,借诗寄怀,斗酒十千恣欢谑,带着无尽的悲伤和欢乐,自傲和失望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丽诗篇。于我而言,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光就是徜徉在诗歌的意境中,神往古今。读诗,你亦可以怀着“寸草春晖”的感激,泪眼朦胧,作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情意,抒发“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的忧伤思念。
诗即感情。每当你深受触动,境由心生之时,你所作所思,无不是能触动人的乐章。这时你所作的诗不再是一个个形单影只的楷体字,而是一串串优美生动的音符片段,它们是被作者赋予了感情的文字。现在的人很难做出像古人那样动人心扉的诗,不是少了文化底蕴,而是少了真正的内心触动。曾和母亲聊过古代的送别诗,好像每一首都是分别时去了天涯海角,此生不能再相见。我问母亲,是否会被这些诗勾起思乡情怀,她却摇摇头说“我没背井离乡过,纵然离开,想家时有电话,有手机,订张回家的票,几天,或者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相聚。古代的人哪有现在的交通便利啊,走了也许真的是走了,再也见不到了”。所以古人的诗总是有着现代人没有的意蕴。所以送别之时,除了离别时“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惆怅哀婉,古人还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深刻告慰;还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洒脱。读诗,感慨于诗之情,领悟于诗之意。
诗即是生活,古人写诗就来自生活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或者是一个感动到落泪的片段,或者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回忆。如今,浮躁的社会风气,快速的社交活动已再难让人回到古代的慢生活,人很难诗意地栖居。我们常常被时光囚禁,被生活桎梏,其实有时候你只需翻个身,或者走出一点点,就会看见天空涌动的云彩,甚至听见森林和大海的波涛。由是,让我们用诗意的情怀去面对人生的起承转合吧!路漫漫其修远兮,让诗歌的光亮照亮我们人生的前行之路。
这就是诗的真谛。不必纠结自己是否写的比别人高出一截,而是写给自己,写给知己,知音难觅,感动更难寻。让我们沉浸于诗香,带着自己的感情去理解诗文,那我们所思所想也就是诗了。读诗,背诗,悟诗,让诗歌的灵魂在我们身上栖居,让文化的音符永远传承。
浙江省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 八(10)班 徐梦欢 指导教师:钟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