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1题】龙腾东海(洪樱芷)
风从东海来,在热烈震天的舟山锣鼓声中,在微咸的海风气息中,我仿佛看见有龙从东海腾云驾雾而来……
龙腾东海,神圣的祭海谢洋大典已经成了一年一度的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中国海洋文化节的重要典礼。每年的开幕式暨休渔谢洋大典都在“海上蓬莱”岱山的鹿栏晴沙海坛隆重举行。十里金沙,幡旗迎着海风飘扬,雄厚的钟声在上空回荡。300余名渔民参加祭祀仪式,进行了点燃祭火、恭请龙王、敬献贡品、击鼓撞钟、恭读祭文、参祭敬香等16个祭祀环节。三声礼炮之后,一团黄色的云雾缓缓飘忽,俨然龙头的形状,飘过空中,万众瞩目。随着七彩烟花腾空而起,多路喷泉喷涌而出,在众人的拥抬中,龙王神位从海坛的一边浩浩荡荡过来……
这些场景都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我总觉得这是一件遗憾的事。可妈妈说在她的老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渔村虾峙,也有一个定期举办的祭海大典。年复一年,小小的渔村,虾峙人民虔诚地延续着对龙王的敬畏与感恩。
今年的夏天,我跟着妈妈来到了虾峙岛,亲眼目睹了祭海大典,这个安静的小渔村因这个传统的节日而变得沸腾热闹……妈妈说祭海大典里有一位老人,他叫周杏荣,是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传承的项目便是东海龙王信仰。在定期举办的全岛性大型祭海活动,他主持开捕祭、庆丰祭、谢洋祭等各种祭典仪式。
这渔民谢洋祭海,原是舟山渔民崇拜和信仰海龙王及海上诸神的一种祭祀方式,是感恩大海、祈福平安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也是我国东海五千年海洋文化史上最具海洋渔文化个性的民俗之一。渔汛开始要请龙王,渔汛结束要谢龙王,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这一传统的民间习俗,保留了祭海的粗犷、纯朴的原生态文化风貌,展示着东海海域渔民龙信仰的独特传统文化与浓厚的民俗内涵,还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靠海吃海的舟山渔民,在心中对东海龙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虔诚敬仰。尽管科技在进步,人们掌握了更好的气象讯息和渔业捕捞工具。但是对龙王的信仰和敬畏依然如初,那是对海洋母亲所给予恩惠的崇敬,也是对祖先创造的传统民俗的最好传承……
青云高翔,地露祥物,我仿佛看见那龙,金色麟甲熠熠生辉,挟着祥瑞的雨和和煦的风,腾飞于东海。龙腾东海,勇立潮头,汇通天下,对龙的敬畏和信仰将在我们心头代代相传,伴随我们民族的血脉而延续!
洪樱芷 东港中学九年级(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