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 +1+旗袍,一朵盛开在时光深处的花+何佳蔚
时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似浩荡山风呼啸而来,使万物好像都改变了原来的容颜。而在这场汹涌洪流中,亦有安之若素者不惊不喧,风韵犹存。
汉服清丽秀美,唐服雍容华贵,宋服温婉可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服装中可见一斑。而在现代最为常见的莫过于旗袍。旗袍是最能体现女子韵味的服饰。仿佛隐匿在时光的角落,一切都还是那清末明初的模样,阴雨绵绵,淅淅沥沥,幽蓝幽蓝的天,将明未明,像颜色浓重陈旧的画布,铺在这江南城郭之上。狭小的乌篷船缓缓地划过,船夫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执桨的手臂苍老而有力。一女子立在岸边,身着藏青色的旗袍,身上的颜色比那天还阴郁。细雨倾城,丁香般的身影踽踽前行,撑着一把油纸伞,雨滴顺着伞骨滑落,滴在地上成了一朵朵水花,女子腰肢随着步伐扭动,步步生花,婀娜多姿,曼妙至极。这样的场景,粉妆黛瓦,像极了一幅水墨画,把江南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展现了中国女子特有的韵味。
旗袍虽是一种简单的服饰但是却能千变万化,素雅,明媚,绚丽在它的上面融合,极具魅力。真是应了苏轼的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戴望舒笔下那个丁香般结着仇怨的姑娘必然是穿着旗袍才能有这样的韵味。
东方之美,东方的神韵,那种让人叹为观止的美好全在旗袍上展示了出来。她有一种典雅而高贵的美丽,恬静而温柔的神韵,是她本来高贵的内涵赋予了女子的风韵。那种美丽将我们和那个年代连在一起,让瑰丽再现我们心中。旗袍的深处,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华女子那种桀骜不驯、极具风韵的风骨。才女张爱玲极爱旗袍,纸乱金迷的场合里,她孤芳自赏;邓丽君登台演出总爱穿旗袍,歌声不仅流动在耳边,还流动在旗袍上。现代社会,一股旗袍风再度燃起,在西塘、乌镇这样的古镇里你必能见到一家家精美绝伦的旗袍店,橱窗内旗袍在柔和的暖黄色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极其绚丽,美的让人移不开眼。异国他乡,在街头突然看到一位身着旗袍的女子,那种五味杂陈的复杂心情是无法描述的。那种亲切感让你在异国寒风吹刮得身体温暖,忆起江南水乡的温柔。许多外国女子也爱旗袍,但是旗袍在外国女子的身上是穿不出感觉的。旗袍只有在江南女子的身上才显得极具韵味。
旗袍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底蕴,是中华女子端庄美德的体现,也是中华女子最美韶华的沉淀。每个女生都向往这穿上旗袍,成为一名温婉秀丽的闺秀,吴侬软语。旗袍的年代虽已消逝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但他所留下的文化韵味,和它所象征的中华传统美德,却永久不会散去,他留在了旗袍上,也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也是一根线牵引着游子归乡,是游子心中最美的羁绊。旗袍,如一朵极其绚丽的花开在时光的深处,也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任风散聚。穿上旗袍,泡一杯香茗,纤纤玉手,极是温婉,水气氤氲中,女子笑靥如花。
何佳蔚 南海实验学校 高一(1)班 指导教师:翁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