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2】文化,叹为观止 ​余光宇

作者:Apologize丶 投稿时间:2018-10-21 16:54:09

                                                                                      文化,叹为观止  

    中国历史舞台的缤纷,诞生出了各色各样的精彩人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传奇故事。但是这些人生和故事的来源,还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互相依存,源于文明。可见,文明才是我们最为核心、最为内在的可贵财富。

    细数文化无数,我国文明有一种历久弥新的灵魂美感。细品文明的内涵与韵味,古来就有东汉的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好学聪明,才思敏捷,巧言答辩,大家夸为神童。4岁时已经会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欢他。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几个吃。父亲喊他分梨,他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其余尽数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他说:“我年龄小,应该吃小的梨,大的梨应该给哥哥们。”父亲很奇怪,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答:“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得让着他啊。”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汉朝。古时让梨优秀例子,放在今天也是适用的。敬爱长辈,关怀晚辈,为他人着想,人文难道不更显历久弥新?

    当然,文明的构成并非独独有尊老爱幼闪耀色彩,同样夺目的还有诚信的光芒。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重在哪里呢?唐朝的时候,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达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放出笼子,想给它洗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他伸手抓已经抓不到了,只抓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气的顿足捶胸,哭了起来。随从都劝说:“已经飞了,哭了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办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太宗,并献上礼物。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丝绸小包,令人打开,一看仅有几根鹅毛和一首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嚎啕哭。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感到莫名其妙,于是缅伯高就讲出事情原委。太宗连声道:“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可见,礼物虽单薄,但缅伯高一行人的诚信之可贵,为鹅毛增添了一抹令人温暖的色彩。可见,诚信亦是我国文化中的闪光之处。“人无信不立,国无信而衰”。反之,人守信而得以立,国守信而得以强。看看现在愈发繁荣的国家,文明礼仪越来越全民化的人民,难道不值得叹为观止吗?

     不过,在一隅之地发展得再好,也仅仅是土财主暴发户。文明的组成自然不能局限于此,所以就有了名垂青史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为文明的身躯披上了大衣,使得我们的文明底蕴更加充实。回望历史,那一次张骞使者真是不易!细数其点点滴滴,最开始的匈奴威胁,后联合大月氏。一年多无果,历经重重阻挠,屡次被匈奴骑兵俘获,之后还是借动乱逃出。第二次出使则是与西域各族友好交往,游说乌孙王共同抗匈奴。此后,西域同汉的关系持续发展,冶铁术和中国蚕丝法西进,对当时乃至后世都有着巨大影响。张骞的曲折二次出使,又使得文化组成更加丰满,他值得被赞美,但更值得我们赞叹的还是文明的组成呀。通过与外界的交往,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不就是我们想要并追求的文明体现吗?

     但是如果说文化尽数共存安好,历史也给了我们否定的答案。应该承认中西方由于历史的,地理的,传统的等因素差异很大,但我们同为人类,且有着共存的世界,文化碰撞必不可少,但更应寻求融合。英语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于是我们对西方文学作品了解颇多。然而中文呢?据此,瑞典文学院的诺贝尔奖评奖委员竟以不懂中文来作为华文作品距今除莫言无人得诺奖的理由。音乐界,我们可以尊重并且欣赏,演奏贝多芬,莫扎特,然而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却被西方人演奏的一塌糊涂。就此来看,文化的融合似乎很难。但我相信,只要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双方的交流交往将会提升一个台阶。我们除了“拿来主义”,也得选择性的实行起“送出主义”了。我们不要为了趋于当势,崇洋媚外,而应该坚守我们的好的文明文化,毕竟这也是一个挑战。我们不能怯战,应当以坚韧的姿态面对之。

      放下国内外的文化碰撞,我们还会发现,在我们自己的国家也存在有多元文化。那么多元文化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它是否有益于我国文化的后续发展?答案是必然的。首先,海纳百川,存包容之心,适应了“00后文化”、“90后文化”,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随着时代衍生的文化并不与文化本身冲突。其次,各类文化可以有互补的效果,相辅相成,使得古来就有的文明文化愈发完善也愈发亲近。虽然诸多文化之间也如国内外的文化相似也有摩擦碰撞,但不同于国内外,属于我们的文化,我们就应该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眼光去看待,只要于我们有益,于文化的构成有益,我们也不应该去强行改变什么。只有和谐和包容,才能使这个文化圈更为圆润。不仅是历史,现在,更有未来更好的结合,以文化的推进来推广于天下。文化艺术,当叹为观止!

 余光宇 开化职业教育中心17级03班   指导老师:余文杰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