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号题龙文化】龙文化,飞出中国 胡童琪
龙文化,飞出中国
千年前,一条巨龙从东方土地上升起,千百年的辉煌,千百年的劫数,千百年的伤疤。龙,是我们华夏的重要象征,而它也不该隐匿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它应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古时的人们对龙的想象众多,人们在严酷的自然之中生存,不能解释龙的来源,对自然充满幻想,憧憬,甚至是畏惧,崇拜比人类更强的大自然。根据龙的逐渐演变,而人们对其的崇拜不减。“真龙天子”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而且皇帝所用的器具无一不是用龙作为装饰,这些对龙的地位进行了极大的肯定。如现在小朋友们看的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中也出现了龙这一形象,他是花家的守护神,为什么不选用其他的动物呢?也是进一步证实了龙在中国古代具有的较高地位。
而龙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这样的观念在中国人的眼中绝不是摆设,都是要付出实际行动去践行的。这些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演变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家长们经常对孩子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类的话。它的身上寄托了家长殷切期盼儿女成才的愿望,而我们龙的传人也希望我们自己的祖国成龙。
中国历史经百般挫折,凭借不服输的毅力奋起,如一条浴血重生的龙盘旋在东方大地。以前的龙是如此的高高在上,敌人的炮轰惊醒了他,从九天之上跌入了深渊,“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可他毕竟是龙啊,经一番斗争之后,扶摇直上,质问了那些藐视龙族的可鄙之人。谁都不知道在那金光璀璨的龙鳞之下有多少道流了血的口子,谁都不知道在那喷薄热烈的龙心之中有多少重的万千斤的担子,谁都不知道在那威武雄奇的龙头之上有多少人觊觎的皇冠,亦是昔日的辉煌需要重现。
人大代表刘顺妮建议,应加快“中国龙”的申遗,加强中华龙的保护,为世界华人建造起一座永久的精神家园。我们应将龙文化作为一个代表中国的品牌打响全世界。龙并不是人们可以拿来戏谑的话题,他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是连我们自己都不能保存和传播又谈何而来的龙的传人吗?
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我们,应紧跟龙的步伐,将龙包装起来,飞出中国,让世界领略到我们中华龙的雄姿英发,中国的雄姿英发,中国人的雄姿英发。
胡童琪 龙游华外 八(2)班
指导老师:陶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