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2】华夏文明复兴路 王晨翔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每每读到这句话,作为华夏后裔的我不免为之震撼,热血沸腾。
中华文化如同奔流不息的大河一般,源远流长,并不断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是什么造就了一个千百年文明古国的形成与发展的奇迹?又是什么使中华文化不断焕发生机,呈现新的时代活力?是交流!是创新!
悠远的驼铃声开启了丝绸古道,舰船的远航打开了海上的瓷道。伴随开放的是文明的交流与文化的发展。四大发明的传播预示西方资产阶级的到来,儒学思想的传播促进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史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而中华文化也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吸收着外来先进文化。“三权分立学说”,“马克思主义”这些都为中华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也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所以,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但更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绝不是孤立的,封闭的。恰恰相反,中华文化代表的是开放,是联系,更是交流。华夏先祖在历史的长河中,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文化,更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精粹。正是在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中华文化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中国人以其海纳百川的气魄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开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日趋重要。一个民族不但经济上不能落后,在文化上同样应屹立于民族之林。
发展文化的道路上,我们首先应该树立文化自信。浪漫之都巴黎,科技之城纽约,这两座城市可谓是西方建筑与文化的缩影。巴黎老城到处透露着“罗曼蒂克”,如同咖啡一般醇厚,却少了些典雅与宁静。纽约时代广场到处透着狂欢气息,如同烈酒一般激荡,却少了厚重与底蕴。中华的文化如同一杯淡茶,抿一口,淡雅恬淡之意油然而生。走在中国的街道上,各种形制的建筑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属。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在这里交汇相融,这样的形式即使放眼世界也是为数不多的。如此厚重,典雅,先进,伟大的中华文化难道不值得我们为其点赞吗?
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文化的不断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享誉世界的佳作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的名片,究其根源,便是不断地吸收与创新。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高铁、网购这些象征新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科技硬实力的新四大发明,穿越时空,与古代四大发明产生了时空的共鸣。虽然时代与事物瞬息万变,但不变的是中华民族永远似火一般的创造热情。如果一味躺在原来的功劳簿上停滞不前,终究会被时代所抛弃。文化的发展也终究将成为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无论是创新还是交流都是文化发展的源泉。缺少其中一个,文化便会成为无本之源,无源之水。因此,我们应在交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更要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交流。文化只有不断同外在沟通、联系,并不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这样的文化才是不断创新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才是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才是象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文化。这样的文化创造才能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文以化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先进文化的引导下,在正确道路的指引下,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成为文化发展力量的主体。我们不但是伟大的精神文明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先进文化的享用者。请相信吧,在各族各人民的奋斗与努力下,中华文化必然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化强,则民族强!民族强,则国家强!
姓名:王晨翔 学校:舟山市田家炳中学 班级:高三(3)班 指导老师:宓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