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初中组第2题】谈传统文化热(苏越)

作者:苏越 投稿时间:2018-11-13 12:12:19

谈传统文化热

 

本人是一个影视迷,喜欢看一些文化类专题节目,比如《百家讲坛》《国宝档案》《谷园讲通鉴》之类。今年暑期,还看了清宫类热播剧。故而今天就名人讲《论语》和历史题材影视剧热播两件事来粗略地谈谈其对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

名人,即是引人注目的公众人物。《论语》,家喻户晓的儒家经典。名人讲《论语》,这若放在一个收获众多好评的电视节目里,其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对此,四面八方也必定会响起不同的声音。文章的解读是因人而异的,以不同的眼光、角度、认知去解剖一部经典,它的成果或让人耳目一新,或让人不敢苟同,或让人异议蜂起。但此时的说法只是一种说法,而不能成为被完全否定的错误想法。人的认知是可以无限延伸的,这可以理解。但如果是出于利益的,想博人眼球的,结果则截然相反,这违背了人的道德底线。继而,少数人的欢呼声会被多数人的斥责声淹没。其实真正的有识之士不会被带偏,只有少数的观众被一种虚张声势蒙蔽了眼睛。即使我们又拥有了一次反思的机会,但没错总比错了好。

对于这种声势浩大的与往常认知不符的名人讲解,文化是传播了,但是否传统是否有益还得因情况来细致地分析。总而言之,要尽量以慎重的眼光去看待,我们不盲目地相信,也不一味地否定,就当发现了一个解读的新方向。但在看见有丑恶的东西赤裸裸地捆绑那些纯洁的思想的时候,还是应该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去批判,去拯救。

再者,说到历史题材影视剧热播。改编究竟是对是错呢?我是持中立态度的。

首先我相信每个人在读历史的时候总会读到一些事件让我们匪夷所思。比如最近知乎上又看到陽玠在《八代谈薮校笺》中写道:“后魏杨大眼,跳走如飞……以一绳长三丈,系髻而走,绳直如矢,马驰不及。”“三丈”相当于现在的十米。约十米的绳子成一条线,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其实,古代各个时代的丈量标准和现代是不一样的。面对如上的情况,编剧是得考虑通过适当的解说使观众更能明白一些。还有《水浒传》里的人肉馒头、《红楼梦》里诡异的幻境等等一些不适合放在现在社会给所有人知道的事情都经删改过了。恕我直言,这真的称不上是不尊重历史。它顶多也就是为了避免按部就班的形式和一些不必要的异议。

相反,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观影口味,大肆篡改,再给他一个众人皆知的历史的名字,又是博人眼球,从利益出发,这样的影视剧不客气的说是不应该拍出来的。

但是大多数却不同于第二种情况。它有真实的历史情节,有鲜活的历史人物,但是剧情不同,比起历史更让人喜欢。这时候,有多少人会给它扣上一个“对历史不敬”的帽子?大多数人还是和我一样持中立态度的。喜欢是喜欢,但也不忍心去指责它篡改历史。

我们不能说它完全是为了宣传优秀的历史文化,毕竟大多数历史题材影视剧是非公益的,是需要投入很大成本的。我们也不能说它是只为自身利益去删减,毕竟在追求创新的角度上它是被赞颂的,而且它如果影响力大,更会吸引国际友人来欣赏中国文化。这何尝不是一种有力地宣传?

所以对于历史影视剧改编与否,是大范围的肯定的,但历史是亘古不变的。至于是否有利于文化传播,这也是肯定的,但这文化是不是传统正宗的,古今中外又有谁能准确地鉴定呢?

              

作者姓名:苏越

学校:开化县第三初级中学

年级:九年级

班级:8班

指导老师:郑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